第902章 一阵强风就可能使其崩塌(1/2)
逐日号准时起航。
庞大的机体追逐于北极圈上空的晨昏线边缘,最大限度地延长着修炼窗口期。
主舱室内。
十数名精心挑选的第二批艇员盘膝坐在逼仄的舱室内。
艇身的聚炁符文勾勒出的阵法正在持续运转,将周遭稀薄的天地一炁汇聚、提纯,形成一片氤氲的灵炁云雾。
修士们不敢有丝毫懈怠,遵循着星斗诀的吐纳法门,周身毛孔舒张,贪婪地汲取着这些精纯灵炁,将其炼化为自身真元。
整个空间充满了道法自然的和谐韵律,只有电流的细微嗡鸣和修士们悠长的呼吸声此起彼伏。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被安排在观察舱室的伊凡。
这个年轻的东正教教士跪在冰冷金属地板上,双手紧握着一枚古朴的十字架,正低声用古教会斯拉夫语进行着祷告。
他的姿势拘谨而虔诚,与艇员们自在盘坐的姿态形成强烈反差。
这个特意为他准备的舱室简洁到近乎简陋。
三齐静立在观察室的控制台前,看似在监控飞艇的各项数据,实则将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在了伊凡身上。
在他的感知中,伊凡周身并未像艇员们那样引动周遭灵气的剧烈波动。
信仰之力更像是一种迥异于天地灵气的能量。
它更内敛,更依赖于精神层面的共鸣。
宛如深藏在冰川下的暗流,表面平静,内里却蕴含着牵引一切力量的轨迹。
然而。
三齐却清晰地察觉到,在伊凡祷告的过程中,他体内原本微弱的气息正在发生一种奇妙的变化:
并非量的增长。
而是质的提纯与某种程度的“固化”。
这种变化极其细微,若非三齐对信仰印记的绝对理解,几乎难以察觉。
“有意思......”
三齐在心中默语。
这种模式让他联想到道门修行理论中的概念。
伊凡体内修炼出的那点微薄能量(或许可以称之为圣力种子信仰之引),并非力量的直接来源。
而是像老式压水井里预先浇灌的那瓢。
它本身不足以形成洪流。
但其纯粹的性质和独特的频率,却是一把关键的。
当需要施展圣辉术时。
伊凡便是以自身这瓢般的圣力种子为核心,通过虔诚的信仰与祷告,去撬动、牵引冥冥中更为浩瀚磅礴的信仰之力长河,引动天地间正向能量响应,从而展现出治疗、净化、守护等效果。
这有点类似于道门的雷法。
修习者自身真元是引子,真正的威力来自于接引的天地雷霆。
理论上,若能成功牵引,其爆发力确实惊人。
当然。
雷法暴虐,修行者自身本就是一个大电容,所以对身体素质的要求可比什么圣辉术要高的多。
这也让三齐敏锐地察觉到了这种修行体系的缺陷:
道门修行以点带面、以经脉到丹田,本就是一套循序渐进的炼体过程。
而他们却过度依赖外部力量,导致了对自身肉体的淬炼严重不足。
伊凡的身体素质。
在同等能量层级的东方修士看来,堪称孱弱。
一旦被近身,或者处于无法有效沟通信仰之力的环境,其战斗力将大打折扣。
这就像一座设计精妙却地基不稳的建筑,虽然能建造得极高,但一阵强风就可能使其崩塌。
所谓脆皮法师莫不如是。
更让三齐感到惋惜的是,伊凡所代表的这种西方修炼体系,似乎被其自身的宗教教义所束缚。
严格的经典解释和不容置疑的信条,宛如一道无形的枷锁,扼杀了创新的可能。
修士们只敢循着古籍记载的固定模式去祈祷、去施法,不敢越雷池半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