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带着古人们看华夏历史 > 第534章 范进中举

第534章 范进中举(1/2)

目录

“而现在还只是秀才,到了举人之后就真的是预备官员了,在秀才的福利基础将待遇全部提升。”

“遇到特殊情况更是可以直接当官,所以才会有张乡绅等人又是送钱、又是送房的。”

“虽然儒林外史中的背景是明朝,但作者本人是乾隆时期之人。”

“在那时举人如果参加会试三次,都没有考中进士的,朝廷就会为这些落第的举人开启一扇新的大门即:大挑。”

“也就是由皇帝指派王公大臣对他们进行当面选拔。但是这次改变举人命运的选拔,一不看学识,二不拼文采,只是看这些举人的外貌条件。”

“一般二十人为一批,一等三人可以当知县,二等九人做教谕、训导之类的教官,至于剩下的“八仙”就是陪跑了。”

“光是这一点来看,范进就已经有了当知县的潜力。”

“那可是知县,一县之长,其权力更是高于如今的县长。”

“说实话,当年范进只是疯了半个小时那都算是十分理智了,要是换了咱们估计小半天都缓不过劲来。”

(不是说知县才是权利最大的嘛。)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知县也差不到哪里去。)

(对啊,山高皇帝远的,在这县城里那就是跟土皇帝一样。)

(我要是能当上县长我睡觉都能笑醒。)

(嘲笑范进、羡慕范进、没能成为范进!)

(人家范进可是中了广东乡试的第七名,这已经是非常夸张的名次了。)

“乡试放榜后没过多久,范进参加会试,又中了贡士,但范进的老母亲因为承受不住这么大的消息竟喜极而死,而范进也为母亲守孝了三年。

“守孝完之后,范进去参加殿试,又成绩合格,连中进士。”

“之后范进入了皇帝的眼,很快受到赏识,仅仅用了五年就从进士一路高升,做到山东学道,掌管一省的学习政令和统揽当地的考试。”

“最后又升官成为通政使司的通政使,成了直达御前的正五品官员。”

“二十年间屡试不中,之后连续三次考中,范进的一生也称得上是传奇。”

“山东学道、通政使?”

“就这个五十岁是还只是一个童生的家伙?”

听到这里,一些本就心里不平衡的文人就更不平衡了,这都是什么世道啊。

一个五十岁的老家伙只因为被施舍了一个秀才,居然就能从此一飞冲天了,为什么他们不能呢?

算了算了,不过是个话本人物罢了,爱怎么写就怎么写呗。

“而范进的原型黄士俊则是明万历三十五年状元。”

“黄士俊34岁时进京赶考,到岳父家借盘缠,岳父看他寒酸,门都不让进,两个鸭蛋把他打发了,好心的仆人看他可怜,凑钱给他。”

“后来黄士俊高中头名状元,给丈人写一首《鸭蛋诗》,因此也被称作“鸭蛋状元””

“居然是我大明的状元?”

“看来我大明朝还是知人善用的,即便是这等老童生也愿意给他一个机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