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问鼎:从一等功臣到权力巅峰 > 第2750章 常委会的交锋

第2750章 常委会的交锋(2/2)

目录

沈青云放下笔,语气平和:“王省长的汇报很详实,我补充两点。第一,新能源产业是未来的重点,资金和土地指标要向优质项目倾斜,对于不作为、慢作为的干部,要及时调整。第二,民生资金是‘救命钱’,必须建立专项督查机制,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他的话看似普通,却直指要害,尤其是调整不作为干部,明显是在暗指文春林提拔的人。

文春林端起茶杯,轻轻喝了一口,眼神微沉,却没说话。

他倒是没想到,自己还没有发难,沈青云却率先对自己开炮了。

接下来是省委宣传部长刘玉梅汇报。

她穿着得体,语速平稳:“去年全省宣传工作重点围绕党的会议精神展开,开展了系列宣讲活动,媒体融合发展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正面宣传感染力不足、舆情应对不够及时等问题。今年计划打造几个本土文化品牌,同时加强舆情监测预警。”

“刘部长的工作很扎实。”

沈青云适时补充道:“宣传工作要接地气,不能只喊口号,要多挖掘基层的先进典型,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讲好汉东故事。另外,舆情应对要快、准、实,尤其是涉及政法系统的舆情,要第一时间发声,避免谣言扩散。”

他特意提到“政法系统舆情”,既是在履行政法委书记的职责,也是在敲打某些人。

夏文杰案的调查已经启动,不要试图通过舆论造势干扰调查。

省委统战部长叶文明、省军分区司令员周良军、京州市委书记林达康等人依次汇报。

林达康汇报京州工作时,重点提到了政务服务优化和治安防控,特意提到“近期京州未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社会大局稳定”,显然是在回应元旦前的上访风波,为沈青云解围。

沈青云投去一个感激的眼神,林达康微微颔首,两人心照不宣。

省纪委书记唐国富汇报时,语气严肃:“去年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查处违纪违法案件一千二百余起,处分近两千人,其中厅局级干部三十二人,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今年计划重点整治选人用人不正之风,加大对一把手的监督力度。”

这话一出,会议室里的气氛瞬间微妙起来。

所有人都知道,“选人用人不正之风”直指文春林。

文春林的脸色终于有了变化,手指紧紧攥着茶杯,指节泛白。

“国富同志的工作很有力度。”

沙瑞明的语气依旧平和,似乎并没有察觉到会议室里的暗流汹涌,淡淡地说道:“反腐败是长期任务,要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

刘汉生也点点头:“确实,政治生态的净化需要持续发力,选人用人是关键,必须严格把关。”

文春林放下茶杯,缓缓开口:“唐书记的汇报很全面,不过我也补充一句,组织部选拔干部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每一位干部都是经过层层考察的,当然,人无完人,如果发现干部有问题,组织部绝不姑息。”

他的话看似妥协,实则在强调自己的“选人用人权”,暗示唐国富的说法缺乏依据。

唐国富刚想反驳,沈青云轻轻咳嗽了一声,示意他稍安勿躁。

现在不是正面冲突的时候,先看看情况再说。

………………

所有常委汇报完毕后,会议室陷入短暂的沉默。

沙瑞明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水,目光缓缓扫过众人,语气沉稳:“同志们的汇报都很认真,既肯定了成绩,也指出了问题,很好。

他停顿了一下,组织了一下语言:“第一,经济发展是核心任务,王军同志要牵头抓好重点项目落地,沈青云同志要协调政法系统做好保障,为企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第二,民生保障要放在心上,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突出问题,要尽快拿出解决方案。第三,政治生态建设要持续发力,国富同志要加大监督执纪力度,组织部那边要严格选人用人标准,确保干部队伍纯洁性;第四,宣传、统战、国防等工作也要同步推进,形成工作合力。”

沙瑞明的总结面面俱到,既肯定了每个人的工作,又巧妙地平衡了各方立场。

众人纷纷点头。

沈青云坐在那里听着他的一番话,心中也在暗暗揣摩沙瑞明的意图。

很显然,他提到自己协调政法系统保障经济发展,是在明确自己的职责,也是在给自己撑腰。

毕竟初来乍到的省委副书记,急需树立权威。

而提到组织部严格选人用人标准,很显然是在敲打文春林,让他在用人的事情上面不要搞一言堂。

沈青云心里清楚,沙瑞明作为即将退居二线的省委书记,首要任务是稳住汉东的大局,不希望在他离任前出现大的动荡。

所以,他会在自己和文春林之间寻求平衡,但这种平衡,终究是暂时的。

“沙书记总结得很到位,我完全同意。”

刘汉生率先表态道:“今年是换届前的关键一年,稳定压倒一切,我们要齐心协力,确保各项工作平稳推进。”

其他常委也纷纷点头附和,会议室里的气氛似乎缓和了不少。

沈青云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水,心里却没放松警惕。

他知道,文春林还没出手,现在的平静只是暴风雨前的预兆。

果不其然,就在沙瑞明准备宣布散会时,文春林忽然举起手,语气平静:“沙书记,刘省长,各位常委,我还有件事想提一下,算是其他事项里的内容。”

沙瑞明愣了一下,随即点头:“说说吧。”

文春林放下手,目光缓缓扫过众人,最终落在沈青云身上,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容:“元旦前几天,也就是沈副书记刚到汉东没多久,有一百多名锦绣花园的业主围堵了省委大门,要找沈书记上访。这件事虽然最后被林书记劝走了,但影响很不好。”

他顿了顿,拿起桌上的一份文件,轻轻放在桌上:“这是省委办公厅整理的情况说明,里面提到,业主上访是因为小区房产证办理拖延了三年,多次反映未果。我觉得,这件事暴露出我们基层工作存在严重漏洞,也反映出个别领导干部对民生问题重视不够。”

这话一出,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看向沈青云,有惊讶,有审视,也有看热闹的意味。

沈青云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他怎么也没想到,文春林会在这个时候提起这件事。

元旦前的上访事件,他早就判断是有人刻意为之,目的就是给他这个“新官”一个下马威。现在,文春林在常委会上旧事重提,显然是想借这件事质疑他的工作能力,甚至暗示他“刚上任就引发群体性事件”,给中央留下不好的印象。

“春林同志,这件事我知道。”

沈青云放下茶杯,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寒意:“当时我已经让林达康同志牵头处理,据我了解,目前房产证办理的问题已经在推进中了。”

“推进中是推进中,但问题为什么会拖到三年?”

文春林追问,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嘲讽:“沈副书记刚到汉东,可能对情况不了解。锦绣花园的开发商是汉东鼎盛集团,这家公司的董事长张盛达,和某些领导干部关系密切,所以才敢如此拖延。”

他刻意强调“某些领导干部”,眼神却瞟向林达康。

所有人都知道,林达康的妻子欧阳静曾在鼎盛集团任职,张盛达还是她的远房亲戚,但这种关联,足以让人浮想联翩。

文春林这一招,不仅是在攻击沈青云,还想把林达康拉下水,可谓一箭双雕。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