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7章 郝仁才(1/2)
“陈主任高见!”
孙老忍不住抚掌赞叹:“如此辨证,如此用方,胆大心细,老夫佩服!此方案若能严格执行,患者或有一线生机。”
连德高望重的孙老都如此表态,其他人自然再无异议。
郝仁才院长的脸色变了又变,最终挤出一个无比热情的笑容:“精彩!太精彩了!听陈主任一席话,真是胜读十年书!就按陈主任和庄医生商定的方案执行,我们全力配合!”
这一刻,郝仁才似乎完全忘记了之前的微妙态度,变得积极配合起来。
会议结束后,郝仁才热情地邀请陈阳共进晚餐,说是要“深入交流”,但被陈阳以需要带领学员总结复盘为由婉拒了。
回到招待所,学员们兴奋不已,聚集在陈阳的房间热烈讨论着今天的病例。
“庄大哥,你今天太厉害了!”
于诗韵眼中闪着崇拜的光:“那个辨证,我怎么就没想到‘湿热瘀毒互结’这一层呢?”
庄启文难得地露出一丝浅笑,看向陈阳:“是陈主任给了我机会,也是陈主任的补充让方案趋于完善。”
陈阳看着这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欣慰地道:“今天大家表现得都很好,敢于思考,敢于质疑。”
“庄医生的辨证确实精准,抓住了关键。但我们也要明白,基层医院有他们的难处,这样的危重患者,他们谨慎一些也情有可原。我们此行的目的,是交流学习,是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彰显个人能力。”
他顿了顿,语气转为严肃:“不过,从今天的情况看,河省中医院在中医思维的坚守和危重病症的中医参与度上,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接下来几天,大家要多看、多问、多思考,但切记,态度要谦和,我们是来帮忙的,不是来踢馆的。”
“是,陈主任!”众人齐声应道。
“庄医生,这次感触如何?”说罢陈阳又笑着问庄启文。
“陈主任,我知道您是什么意思,我确实有点放不开,我会慢慢适应的。”庄启文道。
事实上以庄启文的水平,今天这个病案,完全不需要陈阳补充,要知道,庄启文那可是上了名医榜的名医,全国排名前一百,那是什么水平?
看一看陈阳的师父吴耀林就知道了,在山州省地位很高,解决过不少疑难杂症。
在乡下的时候,庄启文治疗患者还能得心应手,可现在,反而放不开了,究其原因,就是庄启文对自己的水平没有一个准确的认知,在大医院,反而想得多,考虑的多,束手束脚。
如果再过十年或者二十年,或许庄启文能更沉稳,更有名医风范,但是现在,庄启文确实面对一些大医院专家的时候,总觉得人家名头大,厉害,下意识的太过照顾对方的判断,这样反而影响了自己的判断。
“嗯。”
陈阳点了点头,对众人道:“大家来自不同的地方,经历也不同,这一次的特训,就是让大家见一见更多的中医专家,了解更多的医院的情况,在这个过程中,希望大家能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众人纷纷点头。
第二天,那位采用新方案的肝硬化患者传来了好消息。
在严密监护下,患者服药后并未出现不良反应,原本顽固的腹水开始有了消退的迹象,虽然缓慢,但趋势是好的。
更重要的是,患者的烦躁情绪有所缓解,口干症状减轻,舌象上的燥苔也略见润泽。
这个消息让河省中医院ICU的医生们感到振奋,也让陈阳团队的威望在医院内部悄然提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