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8章 再定一份祖宗之法(1/2)
一夜过去,次日清晨。
天晴了,雪停了,风也变的不那么凛冽,然而太阳出来之后反而更冷。
下雪不冷,化雪冷,后世科学分析,是因为化雪吸热,古人虽然不懂科学,但古人有着生活经验。
全家起了个大早,妃子们给娃娃穿上厚厚的棉衣,虽然有狐裘,但是不准穿。
这是杨一笑开国之时就定下的族规,杨氏子嗣回老家生活的时候不准奢靡,并且孩子们要自食其力,想办法在这段时间里赚吃喝。
大人也一样,也得这么做,于是全家准备去山中之城,靠着各自的本事弄到今天的粮食。
为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杨一笑出门之前拿出一本册子,故意高高举起,让所有孩子都看到,他假装郑重的道:“孩子们,看到没,这是父皇准备好的账本,从今天开始给你们记录……”
“挣了多少钱!”
“买到多少粮!”
“谁能让自己的娘亲吃上了热粥,谁只能给娘亲带回半口发硬的饼子……”
“父皇都会记着,到时候看看大家的成绩。”
“如果你们挣的粮食够多,让父皇也跟着混一顿吃的,那说明啊,本事大的很。”
杨一笑说到这里,看了看所有孩子,发现几个大孩子全都面带信心,小一点的则是嘻嘻哈哈的在打闹,显然认为是游戏,还不知道接下来的艰难。
他微微吐出一口气,手里的账本轻轻一挥,再次道:“父皇不会派人盯着,也不会阻拦你们的任何行径,除了偷和抢这两项不允许,你们可以使用任何手段……”
“哪怕去坑,去骗,只要能填饱肚子,那就是你们的本事。”
“现在,出发!”
他第一个抬脚,走向山中之城。
……
小京,这是山中之城的名字,从老爷子来这里养老那天起,这座城池便被天下人所熟知。
如今已经发展成为巨大的城池,仅这一城之内就生活着六万户,古代一户按7口人计算,所以这座城池有常驻人口40多万。
很庞大,很巍峨。
由于是杨氏起家之地,在古代意味着龙兴,因此不断加大投入,发展的速度令人咋舌。
此城不但有四十多万人口,而且常年有各地商贾前来,每天都是车水马龙,繁华程度比燕京还高。
当年进山的小路,现在已经拓宽数次,不但把陡峭之处削平变的平坦,而且修建了能并排通行十辆马车的官道。
这笔钱不是杨氏出的!
也不是老爷子出的……
而是靠着城中交易的商税,年复一年的不断积累修建,再加上商贾们为了方便,越是大型车队越希望道路便利,因此主动捐献资金,把官道修的极为坚实。
中间并排通行十辆马车,两侧还不耽误行人行走,总宽度竟然超过了五十步,号称是当今天下第一官道。
即便是曾经的云朝京师汴梁,城门外的官道也没这么宽!
要知道那可是被称为中原第一巨城的城池……
此外还有金国的大都,南云的临安,川蜀的成都府,江南的建康府,天下五大巨城,如今排名已经变化。
曾经五大巨城,现在增加到了九座。
大唐的燕京,泾县的小京,西夏的兴庆皇城,西南大理国的大理城。
如今一共九座巨城,全都是商贸发达之地。
而大唐的燕京和小京,排名仅仅落后于第一巨城的汴梁,如果只论道路的话,小京的官道号称天下第一。
……
一家人顺着官道上山,前方矗立的便是小京。
孩子们记着杨一笑给的任务,很快便有小家伙想到了赚钱的门路。
昨天下了一整天的大雪,直到后半夜才慢慢停下,因此官道上的积雪很厚,城中的衙门正组织百姓清扫。
有几个大型商队,因积雪无法行动, 只能原地停下,等待道路畅通。
于是,杨氏一个小家伙盯上了某个商队。
才四岁大一点的小宝儿,只见她步履蹒跚的走过去,一直走到商队的领队车夫面前,可怜巴巴的仰着头道:“求求您,给点吃的吧,我们全家很可怜,我娘已经好几年没有吃过饭了……”
所有人目瞪口呆,不敢相信这一幕。
噗嗤!
妃子们忍不住喷笑出声。
至于宝儿的母亲唐绣娘,瞬间脸上全是涨红之色,羞的抬不起头,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
太丢人了!
自己的小闺女竟然去做小乞丐。
堂堂大唐的宝儿小公主,母亲是四大正妃排名最高的贵妃,小家伙竟然为了一口吃的去讨饭,而且还撒谎说娘亲已经好几年没吃过饭。
别说是好几年没吃过,几天不吃就能饿死人,小宝儿还是太稚嫩了,撒谎只顾着夸张根本不管合不合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