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西望大光(1/2)
苦泉绿洲,
在短短月余之间,已从一处饱经战火与掠夺的边陲绿洲,
蜕变为大华帝国西征路上最坚实的前进基地。
营寨的规模持续扩大,木质的寨墙被加高加固,外层甚至开始包覆夯土与碎石,形成初具规模的棱堡雏形。
了望塔星罗棋布,警惕的目光日夜扫视着四方沙海。
营内,秩序井然,杀伐之气与勃勃生机交织。
练兵场上,呼喝震天。
经历过鬼哭峡血战与遗墟生死考验的老兵们,目光更加沉凝,动作更加狠辣。
新补充的河西健儿,则在老卒的带领下,挥汗如雨地操练着长矛方阵、强弩齐射与骑兵冲阵。
沙漠作战特有的适应性训练更是重中之重:
如何在流沙中快速脱困,如何在沙暴中辨别方向,如何利用沙丘地形伏击与反伏击。
汗水浸透了沙尘,在古铜色的皮肤上留下道道泥痕。
营寨边缘,靠近水源的开阔地带,已变成一片繁忙的工坊区。
叮叮当当的打铁声不绝于耳。
缴获自月牙泉工坊的部分图纸和残破器械被运抵此处,
在随军匠作大匠的带领下,结合沙海作战的实际需求,进行着紧张的仿制与改良。
更轻便、射程更远的沙漠专用强弩,带有特殊沙橇结构、便于在松软地面拖曳的炮车基座,
以及专门用于破坏敌军水源的“毒火罐”雏形……
一件件带着粗犷与实用风格的武器,正在匠人们的手中渐渐成型。
阿卜杜勒长老成了绿洲最忙碌的人之一。
他带着族中精干子弟,在王铭委派的几名精通农事与水利的参军协助下,
正热火朝天地规划、开凿着新的引水渠。
清澈的泉水被更有效地引入新开垦的田地,嫩绿的麦苗、耐旱的黍粟在精心照料下顽强生长,
虽然规模不大,却象征着长久扎根的希望。
更重要的是,在长老的奔走联络下,周边几个原本摇摆观望的小型沙民部族,
如“风羚部”、“石驼部”的首领,带着敬畏与试探,陆续来到了苦泉,与王铭会面。
互市开放了,大华的盐铁、布匹、茶叶,换来了沙民急需的药材、皮革、向导服务以及最重要的
——对大华军队的初步信任与合作意向。
一条条无形的纽带,正悄然编织,将这片混乱之地,逐步纳入大华的秩序体系。
---
帅帐内。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药草清香。
陆仙半倚在软榻上,脸色依旧带着病后的苍白,但精神已好了许多。
她面前铺着那张从遗墟深处带回的银辉流转的金属板,旁边则放着光芒黯淡、布满细微裂痕的月魄珠。
她纤细的手指蘸着特制的、混合了微量星尘砂的墨汁,
小心翼翼地在一块硝制过的洁白羔羊皮上,临摹着金属板上那些玄奥莫测的纹路。
每一次下笔,都仿佛耗尽心智,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
王铭处理完军务,走到她身边,递上一杯温热的参茶,
目光落在羊皮上那逐渐成形的繁复图案上,带着一丝惊叹:
“这便是神国遗板上的纹路?蕴含何种奥妙?”
陆仙接过参茶,轻啜一口,缓解了些许疲惫,指着临摹的图案道:
“夫君你看,这些纹路看似杂乱无章,实则内蕴乾坤。
它们并非单纯的装饰,更像是一种…能量的流转路径,一种沟通天地元气的‘阵图’雏形。
月魄珠的玄纹,与之同源,但似乎只是其某种简化应用,更侧重于宁神静气与引导星辰月华之力。”
她的指尖划过图案中几个关键的节点:
“而这块遗板的核心,似乎在于…转化与增幅!
将散逸的天地元气、地脉之力,甚至…星辰之光,转化为更稳定、更强大、更可控的力量!
若能参透其原理,无论是用于打造更强大的战争器械,还是布设能抵御风沙邪气的营地法阵,
乃至…助我修复月魄珠,都将是难以估量的助力!”
她的眼中闪烁着智慧与渴望的光芒。
王铭闻言,精神大振:
“此乃天佑大华!
仙儿安心研习,所需人手、物料,尽管调用!”
他深知,这来自古老神国的遗泽,其价值远超千军万马。
“报——!”
一名风尘仆仆的信使冲入帅帐,单膝跪地,双手呈上一份封着火漆的军报:
“元帅!北路赵宇将军急报!”
王铭接过,迅速拆开。
目光扫过,脸上露出一丝冷厉的笑容:
“好!赵宇不负所望!”
军报内容简洁却振奋人心:
“末将赵宇顿首:
奉帅令,率军北上,直捣月泉金帐老巢‘黑石堡’。
逆贼依仗工坊地利负隅顽抗,然我军携布防图,避实击虚,以炮车火油焚其熔炉、毒烟室,断其根基!
激战三日,破堡!
阵斩贼酋‘血狼’以下叛逆三千余!
缴获工坊图纸、器械、秘制毒药无数!
工坊核心区域已彻底摧毁,付之一炬!
现正扫荡肃州北部残敌,安抚归顺部族,依帅令筹建‘北塞’据点!
另,俘获大光帝国派驻工坊之‘监造使’一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