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5章 还场西风(八)(2/2)
唐瞬麾下精锐,都是百战之师,尤其是那些从荆南一路跟随士颂起家的老兵们。
大盾手老孙头已经是千夫长,他指挥着一支重步兵方阵,如磐石般稳固着楚军战线。
“儿郎们稳住了!敌军已经强弩之末,守住,守住就能赢!”
老孙头大声呼喝着,声音嘶哑却充满力量。
他手中的巨盾已经布满了箭矢和刀痕,但仍稳稳地护住身后的同袍。
其实,老孙头心中其实早已厌倦战争。
他想家乡的孙子,想起答应过老伴打完这仗,就解甲归田。
以他的战功,回去至少能做个县尉,安享晚年。
但此刻,他仍然全力以赴,因为这是他的职责,也是和老兄弟们之间的默契。
当年他们来自荆南的这队人,是一起参军的。
唐麻子最早战死,在襄阳城下的那场血战,被黄忠一刀砍了,也算是马革裹尸,沙场而亡。
后面,他们也因此很照顾唐瞬这个故人之子。
多年征战,他们这队人也终于靠着唐瞬发达起来。
可惜,后来跟着士颂北伐,老队长,老大哥张毅,淹死在了颍水。
壮汉马元,颖水重伤后,就再难归队。
射手小伍,在函谷关外,诸葛亮和司马懿联手算计西楚的时候,死在了曹魏突击之下。
当年的老人,也就只有自己和身后带着长枪手部队的罗老二了。
“他奶奶的罗老二,让你的人跟紧了,别老子的大盾部队压上去了,你这边长枪捅不出去!”
“你个糟老头子,哪只眼睛看到我的长枪部队没跟上!”另一个千人将,军前都尉罗老二没好气的笑着回答。
老孙头嘿嘿一笑,没有继续理会自己的老战友,而是熟练地指挥着阵型变化。
“左翼顶住,右翼压前!”
虽然他只是个千夫长,但多年的战场经验让他对战术有着独到见解。
他麾下重步兵方阵如铜墙铁壁,任凭王双带着部队如何冲击,始终岿然不动。
在他们身后,五溪蛮出身,当年在五溪市集中摆摊的沙思。
此刻正指挥着弓弩部队,发挥关键作用。
“放箭,三连射!”
他站在一个高处,敏锐地观察着战场形势,指挥弓弩手进行精准打击。
箭雨如蝗,总是能在关键时刻,给予前方支持,在曹军最薄弱处,造成最大杀伤。
他同样渴望战争结束,回到五溪蛮寨子,用积攒的军功和赏银娶个漂亮媳妇,过上安稳日子。但在那之前,他必须打好眼前的仗。
每一次拉弓,每一次放箭,都关乎着战友的生死,关乎着战局的走向。
面对他们这支精锐部队,曹军虽然人数众多,但根本无法打出优势,即便是围住对面,依旧无法击溃他们。
反而是随着甘宁的支援,曹军右翼,反而开始了有溃散的迹象。
李通见势不妙,只得发出军令,停下冲击楚军,且战且退,试图稳住阵脚。
随着时间的推移,
右翼战局对曹军越发不利,四万大军竟被两万楚军顶住不说,隐隐间,甚至可能被楚军反推回来。
这让所有曹军将领都感到震惊和绝望。
楚军的战斗力远超他们的想象,每一个楚军士兵都像是经过千锤百炼的精兵,配合默契,战术娴熟。
就在右翼血战的同时,战场上,双方中军和左翼的战斗也进入白热化。
中军方面,黄忠虽然勇猛无敌,但面对曹肇、许仪、张虎三员猛将的围攻,也感到压力巨大。
这三人,也都算是年轻将领中的好手了,一齐动手,让黄忠无法全力发挥。
“老匹夫,拿命来!”许仪大喝,举起长刀,直劈黄忠心口。他的刀法得自许褚真传,刚猛霸道,每一刀都带着破空之声。
张虎配合默契,也出刀横扫黄忠下盘。
曹肇则在外围游走,随时准备给予致命一击。他长枪如毒蛇出洞,总是在最意想不到的时刻出手,让黄忠防不胜防。
若是换了别人,面对这三人的围攻,早就招架不住了,还好此刻被围攻的是黄忠。
“三个小娃儿,也敢在老夫面前放肆!”
嘴上虽然叫的凶,但他心中实则暗自吃惊。
眼前这三个年轻人,武艺不凡,配合不错,久战下去恐怕不利。
若是给予对方成长的时间,将会是西楚大患。
更让黄忠担心的是,他亲自训练的赤血营,竟然被许褚留下的虎卫营挡住了。
这两支精锐部队在战场中央厮杀,每一刻都有人倒下,但谁也无法取得决定性优势。
虎卫营士兵个个身材魁梧,力大无穷,穿着重甲,如移动的铁塔。
他们组成严密的阵型,大盾相连,长戟如林,一步步向前推进,和西楚当年的铁甲军的风格类似。
赤血营在这支部队这里,还真没有讨到半分好处。
尤其是曹军数量占优,这么僵持对战下来,渐渐占据上风。
黄忠部甚至开始被逼后退,阵线出现松动。
左翼情况类似。
徐晃虽然斧法凶猛,但面对牵招和典满,也仗着虎卫营的凶横,将徐晃的部队压制。
尤其是典满,这个典韦之子勇猛无比,长戟舞动如风,几次险些伤到徐晃。
“压上去,在楚军支援到来了,把楚军这边击溃!”
牵招还不知道自己的儿子已经被斩,此刻依旧冷静指挥作战。
这边四万曹军压制一万楚军,让牵招看到机会。感觉只要再加一把力,就能突破防线。
就在楚军左侧和中军战线陷入劣势之时,后方响起了震天的战鼓声。楚军第二梯队终于出动!
只是支援的方向,有些出乎意料。
“大王,中军和左翼危急,应当优先增援那里!”
邓芝有些着急,这两处位置,楚军都只有万余人马,而对面的曹军则是数倍。
但马良摇头。
“不!右翼唐瞬和甘宁已经取得优势,应当集中力量先破曹军右翼,然后倒卷珠帘,一举击溃曹军全军!”
士颂略一沉思,目光扫过整个战场。他看到右翼唐瞬和甘宁已经压制住夏侯霸部,左翼徐晃虽然吃紧但还能支撑,中军黄忠更是与敌人杀得难分难解。
“就依马良之议!”
士颂果断下令。
而后,阎行率一万西凉军支援左翼徐晃,张泉率一万战兵支援中军黄忠。
沙摩柯、胡车儿率两万主力,支援右翼唐瞬和甘宁。
命令传下,楚军第二梯队的生力军,如出闸猛虎,扑向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