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相亲缘鉴 > 第517章 叔侄冤案

第517章 叔侄冤案(1/1)

目录

“对啊!这个案件无论是公共媒体,还是网络上都闹的尽人皆知了。我们公安局被他们说的都抬不起头来,好像我们这些公安干警都是吃干饭的,只会屈打成招,冤枉好人。其实你我都是侦查一些出身,我们是这样的酒囊饭袋吗?”主办民警有些义愤填膺。

说到这两个案件,我听了也是愤愤不平,我是在重案中队待过的,我们对命案的侦办是如何的临渊履薄,那是非常的清楚。

这两个案件对受害人来说是冤枉委屈,可是对我们侦办的具体办案民警来说,何尝不是委屈求全呢?

我说:“这两个案件其实都是历史遗留问题,后来真相大白也是有原因的。现在他们把账都算在我们公安局头上,也真是有些牵强附会的。”

主办民警显然比较了解这中间的内情,于是就道:“其实这两个案件办成后来的样子,还不是都让上面的领导逼的。领导们为了当年的业绩,为了给跟上面的领导交差,也是昧着良心,什么风险都敢上。我就先说女神探那个案件,其实这案件当时办案的人就发现那叔侄俩是冤枉的,可是碍于破案压力,也只能屈从上面领导的指示。可是到头来,板子却全打在了我们这些又流汗又流血的人身上了。其实那个女神探就是个垫背的,她又会办什么案子呢?”

我问:“你给我详细说说呗?网上什么编排都有,我就是想知道些真实的东西?”

主办民警道:“这案件先要从案件的线索来源说起!当时这个案件发生之后,当地公安机关的破案压力非常大,毕竟强奸杀人恶性程度极大,公安局的领导就被各种压力所困扰,于是就高度关注这个案件。办案人员也是什么办法都想了,至于加班加点那更是家常便饭了。努力了大半年,眼看快到年底,这个案件要变成命案积案,领导们更是如热锅上的蚂蚁。而就在这个时候,一条线索从看守所传递过来,对于领导来说肯定是如获至宝,怎么会轻易的排除。”

我说:“看守所的线索是怎么来的?里面的犯人是如何得知这案子的信息的,既然知道那一定是和犯罪嫌疑人有所接触?”

“你这想法是常规想法,你要知道关在看守所里面的人对立功赎罪有多么的关注,那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其实这个案件线索会从看守所里面传出来,也是当地公安局自己种的因。当时破案压力大,当地公安机关就把案件的悬赏通告贴到了看守所里面?悬赏通告里面有案件信息的模糊描述,于是一些关着的犯人就在这上边打主意。被冤枉的叔侄也是因为其他案件关在看守所里面,而关在一起的同室犯人就因为两个人老实,就动起了歪心思。他们在监室里面对叔侄俩软硬兼施,逼的两个人承认了这个案子,然后看守所的监管人员又把这个虚假的线索当做重大的立功线索报到了局里领导那边。当地公安局为了这个案子,已经是焦头烂额了,得到这个线索对领导来说无疑是天降甘霖!于是马上指示侦查人员进行甄别。本来这样的甄别非常容易,只要查看一下这叔侄俩有没有和案件的时间和空间上的交集,然后再核对一下案件的细节。如果不是叔侄俩做的,有些案件细节必然对不上。”主办民警道。

我说:“对啊!这显而易见的,炮制案件哪有那么简单的!”

主办民警继续说:“可是当地公安局的领导已经被破案的压力压的喘不过气来,为了应付上面的责任追究,也是利令智昏了,居然想着来个将错就错,先挨过这一关再说。反正叔侄俩已经在看守所里交代了,索性就按照他们交代的来,炮制一些证据,先向上面糊弄破案再说。本来想着等这一关过了,就以证据不足为名,拨乱反正就是了。这样一来,公安局破案的压力先缓解了,那提供线索的同室囚犯也可以立功赎罪,大家皆大欢喜。”

我说:“那为什么又不按这个剧本走了,还弄出了冤案?”

主办民警道:“有道是人算不如天算?俗话说开弓没有回头箭,这么重大的案件,其罪行的严重程度远远超过了叔侄俩本来犯的案件罪行。检察院立即对两人进行了逮捕措施,这么一来我们公安这边就骑虎难下了。如此重大的案子如果出错,那不仅我们公安这边的人要追责,检察院的人也一样受到牵连。如果只是刑事拘留的措施,我们公安局还好办。但是为了应付上面的破案要求,公安局把两人的逮捕给报了下来,这就连检察院一并带进去了。”

我说:“这个案件有重大的疑点,检察院难道就看不出来?”

主办民警道:“检察院是不是主观原因我们不得而知,但是那个女神探在这上面可是真的立下了汗马功劳!因为这个女神探虽然是个女民警,可是也是一个长袖善舞的人,她可不安于现状,得过且过。既然领导有想法,她就投其所好,通过她的手段来实现领导的想法。首先她想了一系列办法,对炮制的证据进行了强化,增加证据的证明力。比如在现场的辨认环节,这本来就是当地公安局弄的一出戏,可是女神探故意让公安局的人找来人大代表作为见证人。利用人大代表的身份的公信力来强化辨认的合法性,进而表面上提升证据的证明力。其实一个不了解案情的人大代表,和一个路上随便拉来的见证人,对证据的证明力有什么区别呢?但是女神探就是玩了这么一个噱头,就把检察院的人给唬住了。当然她从证据的其他方面也进行了合理化完善,对一些旁枝末节的细节进行了处理,使得原本漏洞百出的案件变得不那么显眼。”

我说:“就算是如此,假的毕竟是假的,检察院的人不会这么无知吧?”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