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2章 谋略西域(1/2)
大明成祖三年的京师汴梁,注定是一个满城庆祝的日子。这一年成祖皇帝赵辰御驾亲征,消灭了北方草原的三大势力,阴山狼国、蒙古高原铁木真部落、辽东完颜部落,一举平定北方草原,彻底解除了后患。
朝廷选派了上千官员前往这三个地方,设立三个都护府,管理这里的牧场和牧民。官府下达三道命令:
一是所有牧民不准携带弯刀,停止每年的比武大会,不准无故集结。
二是开始从北方尤其是山东、河北、两淮分三年迁移50万,五年迁移100万汉人前往阴山、蒙古和辽东,对上述地区进行开发,提倡牧农结合。上述地区每年向朝廷出售30万匹良马,由朝廷按照市场价格购买。
阴山、蒙古和辽东每年大致只能产出30万匹战马,朝廷基本上就把上述地区的战马锁死,没有了战马,少数民族想要作乱也不可能。
三是在上述三地提倡汉人和少数民族通婚,每一家牧民都要有女人嫁入汉人家庭,也允许女子嫁入少数民族家中。在上述地区普及汉文字和汉语言,牧民三年内必须要学会讲汉语。
三道命令发出之后,北方草原尘埃落定,今后这些地方就成为了大明朝廷的牧马之地。辽东慢慢地成为了大明北方的粮仓,上亿亩黑土地将为大明供应大量的粮食。
正月元宵节之后,选定的官员陆陆续续出发了,官道上每天都有送行的家属。时间紧迫,从汴梁等地出发前往北方草原,就是坐车也要两个月的时间。
其实这一年京师之所以如此热闹和繁华,主要是和官员们和百姓们的口袋有关。这一年朝廷税赋充盈,农税、商税、矿产税和工业税加在一起突破了6000万两,比大夏朝高峰期还多出两千万两,除掉各项开支还结余1000万两。
朝廷大小官员年底得了一个不小的红包,这已经是大夏朝文帝以来多少年没有的情况了。红包不大,但这是一个好的趋势,大明国力蒸蒸日上,当然值得祝贺。
这一年老百姓也赚的盆满钵满,京师汴梁重新恢复了往日的繁华,这一次与以往明显不同,老百姓税赋平稳,还有大量的人在西河县工厂务工,有了不错的收入,数百万人的消费,让整个京师汴梁热闹非常。
再者,这一次北伐之旅,朝廷拿出了从狼国夺回的上千万两银子,无数的牛羊进行奖赏,每个战士都分得了三十两银子,这对于普通的家庭来说,就能确保一两年的生活,几十万大军的消费,对于京师汴梁更是锦上添花。
当所有人还沉浸于节日的快乐之中的时候,除了一批官员陆续前往草原就职之外,御书房内,赵辰召集内阁大学士和军机阁阁老茶叙。
大红袍浓郁的香味飘满御书房,又是在节日之中,现场气氛轻松舒适。不过阁老们却知道,今天的集会绝对不是小事。只不过如今国家进入正规,朝廷税收充裕,办什么事情都游刃有余罢了。
天子赵辰和众阁老行礼之后,聊了聊过年的感受,问了问身体状态,喝了几杯香茶之后,慢慢地就进入了正题。
赵辰面带微笑道:“各位阁老,今天把你们召集过来,一者好久不见甚是想念,二者年关已过,今年的盘子要计划计划。”
周敬亭作为内阁首辅,站起来道:“陛下,年前已经和阁老们拟定了条陈,商请了军机阁,陛下可有意见?”
每年年底,内阁大学士们都会对来年的大事作一安排,呈请天子审定。天子提出意见,这一年的家国大事基本就确定了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