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制曰(1/2)
制曰:自今日起,诸子皆可涉政,不论年岁长幼。六载之后,择贤能者立为太子。望众臣悉心辅佐,共助公子成长,以保大秦万年。此举非惟定储嗣,实以明国本,正纲纪,使天下知大秦继统唯贤是举,非私授也。
诸子亦当自勉,勿恃宠而骄,勿图安逸,当念社稷之重,黎元之艰。如此,则宗庙有托,四海无虞。当如日月行天,光明磊落,不偏不倚,以照万方。当如金石铸鼎,历久弥坚,不蚀不改,以定人心。
当如天地运行,刚健不息,厚德载物,以育群生。当如五谷养民,务本兴业,不惰不匮,以足仓廪。诸子分巡,当以卑位体察民隐,轻车简从,深入闾巷。不得惊扰地方,更勿受馈赠迎送。
当与农夫同耕,与织妇对语,知一饭一衣来之不易;当宿逆旅,尝粗粝,体征夫戍卒之劳苦。每至州县,先问鳏寡孤独有无赈济,冤滞刑狱有无昭雪,赋役均否,吏治清浊。
归则具疏上陈,不隐善,不讳过,直书所见。凡民生利弊,皆录于册,以为施政之据。六年之内,诸子当以此为务,毋怠毋忽。朕将密遣使臣,巡行天下,察其行止,听其政声,观其是否言行如一、体恤民情。若发现虚应故事、粉饰太平者,必严惩不贷。
诸子当知,此非争宠邀功之途,实为修身养德之机。惟有如此,方能去浮华而务实,舍虚名而求真。待六年期满,朕亲览其政绩而定去留,不徇私情,不纳谗言。有能者上,无能者退,不以血亲为重,唯以贤德是举。
诸子当以此为戒,砥砺前行。若怀私利之心,则视民瘼如草芥,察之不真,则奏对必虚,政绩徒饰,终难逃明察。其心既私,其行必伪,虽暂得宠幸,终为天下所弃。
惟以至诚之心,体天下之痛痒,方能兴利除弊,安邦济世。是以诚为本,仁为基,公为衡,法为纲。行之笃实,方能经得起六载磨砺,受得住万民评说。当以寸心照苍生,以跬步致千里,以小治成大平。
旨意宣读完毕,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哗然。众臣或面露惊喜,或神色凝重,皆在心中暗自揣度着这突如其来的变故。
那些原本依附于各方势力、妄图通过扶持特定公子来谋取私利的大臣们,此刻心中忐忑不安。他们深知,这旨意一出,以往那些暗中勾结、操控储君之位的手段将难以施展,未来的局势变得愈发难以预测。
而一些一心为大秦江山社稷着想、渴望贤能之君引领大秦走向繁荣的大臣们,则对此举暗自欣喜。他们认为,嬴政此举打破了传统的储君选拔模式,让所有公子都有机会凭借自身的才能和政绩脱颖而出,这无疑为大秦的未来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
公子们听闻旨意后,反应亦是各不相同。听到自己父王真的下旨后的扶苏虽心中有些失落,但他向来温润宽厚,深知这是父亲对众兄弟的一次公平考验,也是自己证明自身能力、为将来承担大任积累经验的好机会,于是默默下定决心,要在这六年中全力以赴。
嬴骜则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与坚定。他本就有着为了大秦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固执,如今得到这样一个可以正大光明参与政务、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自然不会轻易放过。他暗自盘算着,要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在政务处理中崭露头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