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分地政策(2/2)
“咳咳,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既然是咱们安宁堡的新居民,就得守咱们安宁堡的规矩,这便是第一个要求。具体细则我会派人给大家解释,反正大家就记住一句话,老老实实地干活,踏踏实实地过日子,别干作奸犯科的事就成。否则,干饭好吃,板子也好挨!”
听了庞文元的话,众人心里渐渐有了一丝担忧。不过有宋头儿在这儿,他们还是有信心的。
接着又听到他说:“所有的土地,都是朝廷的,各位不许买卖。每年我们都会进行人口核查,根据每户人口来重新分划土地,谁也不会漏掉,但谁也别想多占!
而且,有了土地,就必须保证完成当年的耕种,否则军法伺候。如果有问题,例如遭逢变故、意外受伤、罹患疾病等无法完成任务的,可向上官阐明情况,申请由有司代为耕种。”
“第三,关于粮税徭役等的征收。凡是我安宁堡的新居民,只交一项税,那便是地税。每家每户,有多少地,便交多少税。地丁合一,不再按人头纳税。”
“今年嘛,荒地还未开垦出来,农时已是非常赶了。再加上大家伙刚刚安定下来,生存尚且不易,所以第一年便免征税粮。”
“次年,每亩田征粮一斗,以偿还官家预付银钱。第三年起,每亩地纳粮两斗,便为成例,不再续增。大家种得多留下的便多,可要好好干啊!”
“宋大人的话一言九鼎,诸位不必怀疑,且看灵验不灵验便是。”
听了庞文元的解释,众人面面相觑。
一时间,他们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天底下难道有这么好的事情吗?
第一年免税,次年每亩纳粮一斗,第三年起每亩纳粮两斗,剩下的粮食全归自己!
妈呀,哪里去找这样的好事?
其实每亩地纳粮两斗的比例已经不低,而且这其中还未讲述万一遇到灾年收成不够时的情况。
但比起现在大夏的粮税征收,这已经好太多太多了。
这些人里,很多人之所以成为流民,就是因为在老家时辛辛苦苦种一年地有时竟然不够缴纳税银,还要倒欠朝廷的账。
一家人干了一年吃都没得吃了,这能不逃吗。
所以再听到庞文元的政策,他们都很激动。
两斗粮食一亩地,那还是能够承受得起嘛。哪怕是灾年,收成不好,这些粮食的征收也不至于让他们过不下去嘛。
大大不了丰收年的时候多存一点粮呗,反正大人说了,缴纳之后,剩余的粮食全归自己所有。
并且每个新居民都只缴纳田地税,不再有其它任何形式的征税,也不再征发徭役,这让他们的担子轻了好多。
只不过宋轩心里却隐隐有些担忧。
自己堡内的政策和大夏的政策相差甚多,到时候万一朝廷来找他麻烦怎么办?
就比如上级派人下来征发徭役,那么他手底下的人到底是去还是不去呢?
看来,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还得到时候和戚大帅好好聊一聊,多获得一些授权与自由才行。
等到庞文元给众人一一解答了疑惑之后,新住民们纷纷又燃起了生活的希望,个个都变得踌躇满志。
要是真能从此开始过上太平日子,那该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