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登高(2/2)
“宋轩?他虽然有才,可这才多长时间,未免也太不把作诗当回事了。选题、立意、格律······每一项都该好好思量才对。”
杜仲安慰道:“孟公,先看看再说吧。”
只见封皮上写着“张金著”三个字。
几人一阵疑惑。
“张金,何许人也?这诗不是从宋轩那里送来的吗,我明明见他写诗来着。”
孟阳脸色不悦:“莫不是他觉得自己的诗写得不好,故而假名他人,免得丢脸?”
陈灿连连摇头道:“这小子,既然害怕诗词拿不出手会丢人,下来好好琢磨便是,何必假手他人呢?”
“要不我们看看再说吧。”主簿周兴建议道。
孟阳摇了摇头,显得十分失望。
“这样不走心的诗词,我不愿观看。”
几人皆是沉默。
不过眼下其他人都还在写,也没有什么事可做。
再说了,既然有人把诗递交了上来,他们作为评委,不看也说不过去啊。
杜仲朝周兴示意了一番,周兴方才打开纸张。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读到这里,几人皆是神色大变。
一旁的孟阳也感觉身子一震,酥酥麻麻的,不由得侧起耳朵细细聆听了起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妙,太妙了!绝句,绝句啊。他才多大年纪,怎能写出这样深沉伤感的诗来。此子非池中之物,身怀大才,且忧国忧民,必当大用!”
“后面是什么,赶快念来我听听。”
周兴等人的震撼不比孟阳少,他于是赶紧念道:“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唉!”孟阳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诗中所写,与老夫心境甚是契合。如今我等已是风烛残年,还能活多久?而今我大夏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我等却什么也做不了,只能饮酒消愁。这一首诗叫做什么?”
“回孟公,此诗名叫《秋日登高》。”
“好,秋日登高,尤其是登高二字,更能凸显诗中意境。好诗,好诗啊。我看,今夜最佳,定是这首《登高》了。”
陈灿挤到最前面,双手捧着纸张啧啧称赞:“太好了,真是写得太好了。以‘风急’二字带动全联,开篇即见气势,一开头便是千古佳句啊。
登高远望,听猿猴鸣叫,感峡谷劲风,场面何等壮烈。这不正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远眺江水洲渚,水清沙白。鸟儿逆风飞翔,不住回旋,真是一幅绝美的画面。”
孟阳笑道:“陈夫子不愧是夫子,讲解甚是精妙。不过依老夫所见,最妙的还是这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每念及此,不免觉得心中怅然伤感。”
周兴忙道:“孟公忧国忧民之心,人所共知,令我等敬佩。不过在下却偏爱这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对仗极其工整,上对下答。便是单拿出来,也是极佳的句子,叫人诵之如饮甘泉。”
“快,将此诗传阅全城!”
立时有小厮接过纸张,抄写数份,赶忙将诗送了出去。
宋轩则是拿着张金给他立下的粮食字据,在一旁开怀畅饮。
哪里有一点‘潦倒新停浊酒杯’的愁苦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