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4章 功法普及,九州共鸣,尊为神君,万民拥戴(1/2)
翌日清晨,夏都天坛,九龙霞光依旧盘旋天穹。
苏承嗣与天将阁的高层、战神殿的统帅、内阁法枢院的执政,齐聚殿前。
李辰安立于法典碑下,身着暗金龙甲,背后九龙神环缓缓旋转。他的手中,悬浮着那卷通体金辉的简册。
“此为吾所创,《基础吐纳引导术》。”
声音低沉而恢弘,带着不可抗拒的威严。
殿前群臣屏息凝视。
“此术普世,安全无害,人人可修。能调匀气息,强健体魄,延年益寿。自此刻起,以天将阁、战神殿为推行核心,全国各省市县,自治区,所有学校、军营、乡镇,皆需普及!不得有丝毫延误!”
最后一句话,字字如雷,震得所有人心头一颤。
苏承嗣率先躬身大礼:“谨遵神君之令!”
战神殿雷千绝,率诸人齐声嘶吼:“战神殿,听令!”
九鼎议会的议员们面色凝重,却也纷纷低头:“愿以此术,泽被苍生!”
就这样,一道足以改变人类历史的命令,以此地为起点,传向整个大夏。
……
江城,一所普通小学。
讲台上,一名身着简朴长袍的青年老师,正将金辉简册缓缓展开。
刹那间,简册自动浮现出一行行光辉文字,并伴随着生动的全息影像:一个孩童闭目端坐,随着呼吸,胸口光点起伏。
“孩子们,这就是《基础吐纳引导术》的第一步——呼吸。”
几十名小学生盘膝而坐,歪着脑袋,睁着大眼睛学着吸气、呼气。
一开始乱七八糟,有人憋得脸红脖子粗,有人忍不住笑出声。
但当老师温声引导,他们逐渐进入状态。
半个时辰后,一个小男孩忽然睁开眼,兴奋地喊:“老师!我感觉肚子里有个小太阳!”
顿时,全班沸腾。
“我也有!”
“我觉得身体暖洋洋的!”
“原来修行……这么神奇!”
老师眼眶微红,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这是能改变他们一生的礼物。
……
晋北,偏远山村。
村头的大榕树下,村长正颤抖着展开简册,半个村的人都围在周围,老人、小孩、妇人、猎户,一个不落。
简册之上,同样浮现出四个字:呼、观、引、守。
“大家别怕,就像呼吸一样。”
老人们咳嗽着跟着做,妇女们紧张地看着孩子模仿。
不久之后,奇迹发生。
一位常年腰背弯曲的老农,忽然眼神一亮,颤抖着伸直了脊背,激动得热泪横流:“我、我腰不疼了!”
众人惊呼,整个村子都沸腾了。
有人跪下,泣声喊:“神君在上,赐我等长生!”
从那一刻起,这个偏远小村落,再也没有人怀疑灵气复苏,也没有人怀疑神君。
……
魔都,码头。
成百上千的工人卸货归来,汗流浃背。往日他们会三五成群去大排档消遣,但今天,全都在仓库里围着一本金辉简册,盘膝而坐。
呼吸声此起彼伏,伴随着沉重却有节奏的气息,整个仓库仿佛成了一片修行场。
有人练了不到一刻钟,就激动地大喊:“兄弟们,我的肩伤不疼了!”
有人兴奋地说:“我感觉力气更大了!再来十个麻袋都能扛!”
这些粗犷的汉子们,眼眶都红了。
他们从未想过,有一天修行不是高高在上的修士特权,而是他们也能拥有的日常。
“神君啊……这才是真正的恩泽!”
……
军营。
上大军齐列校场,整齐盘坐,呼吸声如同海潮般起伏。
他们本就体魄强横,如今再加上吐纳引导术,气血在短短半月间暴涨。
力气、反应、身手、感知、防御、肉身……通通增强。
一位将军激动得热泪盈眶,率众齐声高呼:
“有神君在,大夏无敌!”
喊声震天,直冲九霄。
……
短短三个月,《基础吐纳引导术》已经普及到大夏疆域的每一个角落。
街头巷尾,茶楼饭馆,随处可见有人席地而坐,闭目吐纳。
老人不再频繁就医,孩子更少生病,成年人精神饱满,生产力空前提升。
甚至就连监狱里的犯人,也被允许修炼,只是要在禁锢阵法中进行。许多恶徒在此术熏陶下,暴戾渐渐消退,心境反而沉静不少。
整个社会的氛围,肉眼可见地改变。
平均寿命上升,疾病率下降,生产力提升,军队更是实力倍增。
大夏,正在以一种无法想象的速度蜕变!
……
而最重要的是,亿万百姓的心。
“他不是皇帝,却比皇帝还要伟大!”
“他给我们功法,不收分文!这才是真正的神君!”
“若无神君,我们仍只是任人宰割的羔羊!”
于是,自下而上,自民间至朝堂,“神君”这一称呼,彻底确立!
街头有人为他立庙,香火鼎盛;
学子在课本边缘写下“神君”二字,心怀景仰;
老人们逢人便念“神君保佑”;
甚至海外留学生,也在书信里激动地告诉亲人:“我在外面被人问起来自哪里时,可以骄傲地说,我来自神君的大夏!”
……
功法普及的第三个月,九州同时发生异象。
九州的上空,纷纷浮现出同样的光芒:亿万凡人呼吸之间,灵气波动交织,汇聚成一片片浩瀚光雾。
这些光雾在天空中连接,最终形成一条横跨九州的光之长河!
这不是某一个强者的力量,而是亿万凡人的气息共鸣!
那一夜,李辰安立于观星台,看着九州星图上亮起的无数白光,神情终于露出一抹笑意。
“全民修行……大势已成。”
九龙神环轰然一震,似乎在为亿万苍生的共鸣而欢呼。
夏都,法典碑,依旧巍峨矗立。
碑体上的三部法典铭文,在晨曦与九龙霞光照耀下熠熠生辉。
数以万计的百姓自发汇聚于此,或焚香,或叩首,或只是静静伫立凝视,仿佛碑体之上镌刻的不仅是律法,更是未来的希望。
就在碑前,逐渐有百姓开始轻声呼唤:
“神君保佑。”
这声音最初只是细语,但很快,一呼百应,汇聚成浪潮。
“神君保佑!”
“神君万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