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是为榜样(1/2)
他话语如同连珠炮,带着不容置疑的急切和期望。
王平嘴唇动了动,还未回答,端坐于上首的虞南风先生也缓缓开口了。
他须发皆白,面容清癯,声音不高,却自带一股沉静的力量:
“王平,《礼记》有云:‘国家有道,其言足以兴;国家无道,其默足以容。’然今时不同往日,非是无道,而是外侮临门。苏合此举,辱的不仅是你我士人,更是我大宣煌煌文脉与国格。
老夫观你平日着述,见解独到,根基深厚,更兼有《三字经》《明月集》等惠泽天下之学,才名早已播于四海。
此时若退,非是明哲保身,实乃辜负平生所学,亦令亲者痛而仇者快。
年轻人,当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胆魄,为我大宣文运,争这一口气!”
虞南风的话,引经据典,从大义名分和士人责任的角度,重重地敲在王平心上。
是啊,平生所学,所为何来?难道只是为了在书斋中孤芳自赏吗?
这时,王平的老师柳言却面露挣扎,他叹了口气,走到王平身边,语气充满了担忧:
“虞老和你师兄所言,俱是正理。为国争光,扬我文名,是为师一直对你的期许。
可是……王平,你可知那苏合并非易与之辈?他敢如此嚣张,必有倚仗。张清之才,你我都清楚,绝非庸碌之辈,却败得如此彻底……不管你做什么选择,都得三思而后行!”
他看着自己最得意的弟子,眼中满是慈爱与焦虑,
“你还如此年轻,前程远大。赢了,固然能赢得泼天名声,可若是……若是稍有差池,那张清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那不仅仅是名声受损,更是万夫所指,足以毁掉一个人!这……这代价实在太大了。”
“孩子,一辈人有一辈人的使命,别怕,你若是决定出场,那明日老夫三人便停下编纂一事,亲自入宫,替你掠阵!”
“赢了当然好,输了也无妨,若是连你都赢不了,那整个大宣年轻一辈,也恐怕没人能赢那苏合了。”
“不要有压力,师叔相信你是最强的!”
孔达倒是笑呵呵的宽慰王平,他作为孔家家主,国子监祭酒,乃是大宣儒道首屈一指的人物。
若是王平敢参加,愿意挺身而出,不说赢了,就算是输了,他倒要看看,天下那个文人胆敢置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