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4章 赴东投洽谈合作,办事处应声落地(1/2)
吴香梅说的情真意切,但是我却不敢跟着吴香梅的思路走,而且这也是说的玩笑话。
我马上道:“香梅书记啊,你呀,思路错了,你应该到我们东洪县来担任县委书记才对。”
说了没几句,丁洪涛就挺着肚子走了过来,很是官方的与吴香梅握手之后,一行人就朝着停车位走了过去。
会场设在一片刚刚完成征地拆迁、平整过的庄稼地里。虽然地面经过了初步压实,但土质仍然比较松软。穿着皮鞋踩在上面,一踩一个深深的脚印,裤脚也沾了不少尘土。
仪式是上午十点钟开始的,等到十一点左右,所有议程就基本结束了。各级领导的小轿车,在市委主要领导的车队离开之后,也沿着那几条新修的高标准公路,纷纷离去,场面颇有些作鸟兽散。
我们东洪县的班子一行,则按照事先的约定,直接驱车前往东投集团总部拜访。
为了体现对这次拜访的重视,县委书记丁洪涛亲自出面带队。除了丁书记和我之外,同行的还有常务副县长曹伟兵、分管工业经济的副县长杨明瑞,以及县委副书记焦阳,阵容可谓强大。主要目的是想争取东投集团在我们县设立一个片区分公司,便于对接项目,争取更多资源。
到了东投集团气派的办公楼前,张云飞、贾彬和胡晓云三人,带着东投集团领导班子的主要成员,已经在楼下等候了。东投集团的副总里,大家握手致意,寒暄几句,气氛看起来很是融洽。
双方在集团会议室落座。丁洪涛书记作为主宾,先开了口,他笑容满面地说道:“张董事长,晓云总经理,贾书记,我们东洪县班子,可是在你们新班子宣布之后,第一个到集团来交流工作的吧?这说明我们对东投集团的重视,也说明我们之间的合作关系不一般啊。希望今后能继续得到集团的大力支持!”
胡晓云已经从副总经理升任总经理,虽然没有担任董事长,但相比于之前,算是又一次解决了正县级的级别,看起来精神焕发,言谈举止间更添了几分自信。
而张云飞,则显得淡定很多,毕竟他是从临平县县长的实权位置上,平级调动到东投集团来的。如果单纯从仕途发展的角度看,留在临平县当县长,显然前景也很不错;但如果从个人志趣和发挥经济管理专长的角度,到东投集团这个更大的平台,或许更符合他的想法。贾彬坐在张云飞旁边,脸上带着程式化的笑容,但眼神里缺少点光彩。
双方先是进行了一番礼节性的客套,互相介绍了参会人员。丁洪涛书记接着将我之前汇报的关于设立片区分公司的必要性,又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一遍,从东洪县的人口规模、资源禀赋、现有合作基础以及未来发展规划等方面,说明了设立专门协调机构的便利性,最后总结道:
“……总之,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东投集团能够继续关心、支持我们东洪县的发展,考虑到东洪县业务量大的实际情况,能否在东洪县设立一个片区分公司,以便于双方更高效地对接合作,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丁洪涛讲完之后,东投集团董事长张云飞,并没有立刻表态,而是先看了一眼集团党委书记贾彬,客气地问道:“贾书记,您看,您这边有什么指示?”
贾彬现在的处境,略微有些尴尬。他年龄比张云飞和胡晓云都大,在县级领导岗位上也待了不少年头,但如今在集团领导班子里的排位,却落在了这两位比他年轻的同志后面,从以前在平安县当县委副书记时的“二把手”实权位置,变成了集团的三把手,主要负责党建和纪检这类相对“务虚”的工作,脸上虽然带着笑,但明眼人都能看出他笑容底下隐藏的那一丝失落和不甘。
他摆了摆手,面色平淡地说道:“云飞董事长太客气了。我们党委这边,主要是管党建和纪检业务。党建和纪检业务嘛,相对比较……封闭,和县里直接的业务交流不多。我呀,就不做什么具体发言了,一切以经营班子的意见为主。你们定,你们定。”
张云飞看得出来,贾彬脸上写满的就是“不服气”三个字,也知道他对自己“空降”过来占了一把手的位置心有芥蒂。他也不愿与贾彬过多交流,便转头看向了旁边的胡晓云,说道:“胡总之前在东洪县的水厂和水库工程建设上,投入了很多精力,也非常熟悉东洪的情况,这一点,集团是充分肯定的。来,胡总,你也谈谈看法。”
胡晓云面带微笑,语气诚恳地说道:“丁书记,李县长,各位县领导,包括云飞董事长,我也简单汇报一下。我为什么对咱们东洪县这么熟悉,这么有感情?原因也不复杂,因为啊,我就是咱们东洪县本地人嘛,是家乡的水土养育了我。于公于私,我都希望东洪县发展得更好。
丁洪涛微笑的点着头。
“客观来讲,东洪县有丰富的水资源和正在勘探的石油资源,也有超过百万人口的巨大消费市场。我们东投集团高度重视与东洪县的合作,也希望能继续深化这种合作。当然,这也需要县里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们东投集团在东洪的各项业务。相信在我们张云飞董事长的带领下,我们的合作会更好,更上一层楼。”她的话说得滴水不漏,既表达了支持,又把最终决定权推给了张云飞。
张云飞点了点头,又目光扫过其他几位副总,罗明义全程面带谦和的微笑,非常低调,没有任何发言。
张云飞这才将目光转回我们这边,清了清嗓子,说道:“丁书记,李县长,刚才听了各位的介绍,我也谈谈集团的想法。首先,感谢东洪县对我们东投集团一直以来的大力支持。关于各位最关心的,在东洪县单独设置一个片区分公司,来具体牵头协调各项业务的问题……”
他停顿了一下,语气变得明确而直接:“这一点,按照集团目前的管理架构调整思路,以及市委相关领导关于精简机构、提质增效的指示,恐怕是不太可能了。周宁海副书记前段时间调研时,也明确要求我们要压缩管理层级,不能再随意增设片区分公司这类机构了。市里对国企改革的要求是‘瘦身健体’,我们得带头执行。”
这话让县委书记丁洪涛的脸色瞬间有些尴尬,他看了我一眼,我也只能继续保持面带微笑,心里却感到有些意外:张云飞不像是不通情理的人啊,怎么话说得这么直接,一点回旋余地都不留?这不像他平时的作风。
张云飞似乎没有察觉丁洪涛的尴尬,或者说是故意忽略,继续说道:“不过,问题总有解决的办法。既然设立片区分公司这条路行不通,我们可以换一种更灵活的方式嘛。为什么非得设一个分公司呢?我们可以由集团直接直管东洪县的重大业务不就行了?对于一些日常性、事务性的工作,我的建议是,我们东投集团可以在东洪县设置一个‘办事处’。”
“办事处”这三个字一出来,我马上就理解了市委书记于伟正为什么会选择张云飞来出任东投集团的一把手?脑子不仅活络,而且有办法。
分公司这个名号是不能用了,但是办事处这个招牌,没有说不能用,虽然两者之间,目的一样,效果一样,但这就有效规避了所谓的片区分公司的提法,更灵活,也暂时绕开了机构编制的一些限制。
张云飞继续敲了敲桌子说道:“之前既然周书记提出来,设置片区分公司这个提法,和市委精简机构的精神不相符。竟然不相符,我们就要立行立改。”
接着他看向了胡晓云,说道:“胡总,不仅要在东洪县设置办事处。之前原计划设置分公司的县区,都可以以办事处的名义进行机构调整。办事处虽然不如分公司听起来那么正规,但是起码呀,咱们集团在县一级也有了一个固定的组织架构,也能把一个县的业务统筹地抓起来,效率应该能提高不少。”
张云飞的话,极具说服力,既贯彻了上级精神,又解决了实际问题。胡晓云没有任何反驳,马上说道:“嗯,张总指示得很明确,我们明白了。散会之后我们经营班子马上研究,尽快把在东洪县设立办事处的事情落实下去。”
问题很快解决,双方的氛围就热烈了起来。
中午,在东投集团的内部招待所包间里进行了一场氛围热烈的午餐。菜肴很丰盛,酒也备的是高粱红五年陈。
东投集团的这次人事改革,基本上是几家欢喜一家愁。贾彬原本以为自己能兼任董事长,实现如前任齐永林一般对东投集团的控制,但市委书记于伟正并没有随他的愿,只是让贾彬继续担任了党委书记。
现行体制之下,虽然说是党委领导下的经理负责制,但实际上,企业的经营决策权更多地还是在总经理、董事长这边。
一家搞生产建设的企业,党委书记如果在生产经营方面没有太多话语权,权力自然就边缘化了。而至于人事权,国有企业并不像地方政府一般人事权那么集中。一个县,正科级的干部有七八十人,副科级的干部有几百人,调整调动相对频繁。而一个集团,中层以上干部数量有限,一年也调整不了几个,这党委书记的人事权也就相对有限了。贾彬心里有落差,是显而易见的。
丁洪涛和贾彬之间倒是显得十分熟悉,两人也是频频举杯,说着一些旧事趣闻。我知道很多重大事项,或者说一些私下的交换,往往都是在酒桌上,在这种看似轻松的氛围中敲定或者达成默契的。
我看着张云飞,找了个机会,直接说道:“云飞啊!祝贺你啊,这次从临平县长任上,调到东投集团担任一把手,平台更大了。”
张云飞如今酒量已经练得不错,但脸上也泛起了红晕。他把我拉到窗台边,远离了酒桌的人群,带着些无奈说道:“朝阳啊,不瞒你说,我都没想到。会把我调到东投集团来。临平那边,几个项目刚有起色,就可以全面投产了。正想着能松口气,好好抓抓效益,上面一下把我调到东投集团来了。”
我说到:“云飞啊,能者多劳,这也是市委对你的重视和信任吧。东投集团是市里重点企业,于书记让你来掌舵,肯定是寄予厚望的。”
张云飞略显为难地说道:“哎呀,对我的重视,我是感受到了。但我很舍不得临平的那一摊子事情啊。毕竟在那里工作了几年,有感情了。”
我说道:“云飞啊,你不要得了便宜还卖乖。你这从省里下来挂职,市委让你当县长,这已经是破格提拔,很不容易了。现在又从县长到东投集团当一把手,也足以体现出组织对你的重视啊。多少人想有这个机会还没有呢。”
张云飞说道:“嗯,这倒是。两任市委书记对我都很重视,都很关心,要是做不出成绩来啊,我都觉得有点对不起组织,对不起咱东原的干部群众啊。”他话锋一转,“说吧,朝阳,你今天来,除了公事,是不是还有别的事?。”
我笑了笑,说道:“你前你在临平当县长啊,是竞争关系,但现在不一样了,你在东投,可是要投资全市啊。你在省城关系多,朋友多,信息也灵通。看看能不能帮我们东洪县想想办法,搞些实实在在的项目。”
张云飞说道:“哎呀,项目不是没有。项目有的是。但关键是啥?投资都是有风险的。我到了东投集团,看了齐永林之前在集团的一些内部讲话和经营数据,我发现齐永林这个同志啊,才是真的懂经济,懂专业的。现在大环境不太好,国家为了严厉打击三角债,严禁银行随意开放贷款。这一点就说明市场上资金紧张了,流动性不足。水生万物啊。没有资金,很多产业想做起来,就比较难。这是大环境导致的。齐永林的发展思路,非常务实,很有前瞻性。”
他晃了晃酒杯,接着说:“包括胡晓云搞的那个批发市场的思路,我还是很赞同的。朝阳我跟你讲,批发市场它是有覆盖范围的。你像省城的批发市场,它最多也就覆盖个两三百公里。咱们这个市级批发市场,也不可能覆盖全市所有角落。就算能覆盖到县里面的批发商就已经很不错了。你说要延伸到乡一级、村一级的末端市场,那基本不可能,物流成本太高了。”
我接过话头:“云飞啊,所以啊,我这次来的一个重要目的,也是要征求你的意见。我们县里,是不是也可以考虑建设一个规模小一点的、针对农村市场的批发市场?”
张云飞听了之后眼前一亮,马上说道:“朝阳,你这个思路确实很好啊!你们要打通从县到乡到村这一级的流通环节,靠市里的批发市场是不可能的,辐射不到。你们县里面可以自己建一个区域性的批发市场。县里面的批发市场把定位找准,那就是覆盖县城及周边乡镇和农村。”
我与张云飞有了共同话题,就碰了一杯。
张云飞继续道:“现在最简单的,就是搞个衣服布匹批发市场。就是集中一些商户,像集中的菜市场一样。对了,菜市场!你们也可以建一个大的蔬菜水果批发市场,把周边乡镇的农产品集中起来,再辐射下去。然后再建一个服装鞋帽、日用品的批发市场。这样就能把农村的消费潜力激发出来。”
我说道:“你这个想法和我不谋而合。我今天来,本来也是想找你探讨这个话题的。其实在农村,很多地方是自发形成集市,这也是一种初级形态的批发市场。但是呢,这种市场比较零散,规模小,管理不规范,抗风险能力也差。所以啊,由政府引导,企业化运作,建一个上规模、上档次的批发市场,我认为很有前景。就是缺资金,缺经验。”
我们两个聊得津津有味,这个时候胡晓云端着一个红酒杯走过来,笑着说道:“两位领导啊,躲在这里说悄悄话可不行啊。要主动融入群众嘛。来,我敬二位领导一杯。”
我打量了一眼胡晓云,她今天穿着一身合体的浅灰色西装套装,干练精神,颇具商务精英的样子。
我说道:“胡总,你来得正好。我们正有工作要请教你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