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媳妇邓晓阳我叫李朝阳 > 第1280章 丁洪涛发动捐款,爱卫会开展工作

第1280章 丁洪涛发动捐款,爱卫会开展工作(2/2)

目录

我有点窘:“这……不好吧?点这个多那个……”

“你不去我去点。”晓阳说着就要招手叫服务员。

我只好妥协:“行行行,我来点。”

这时,一个围着围裙、手里拿着小本子和铅笔的中年女服务员走了过来,嗓门洪亮:“两位吃点儿啥?”

晓阳抢在我前面,一本正经地说:“一份炒牛杂,一份家常豆腐,再来一份你们这儿的特色,红烧牛宝宝。”她顿了顿,又极其自然地压低声音补充了一句,“给我们那份……牛宝宝,多加一根。”

那女服务员闻言,抬起眼皮,意味深长地瞥了我一眼,然后扯开嗓子,朝厨房方向喊道:“8号桌!炒牛杂一份!家常豆腐一份!大份牛鞭,再加一根——”

这一嗓子,引得邻桌几道目光若有若无地扫过来。晓阳却像没事人一样,拿起茶杯淡定地喝水,倒是我,感觉脸上有点发烫,赶紧低头看菜单,假装研究上面的其他菜品。

就在我和晓阳在东宁市这家小饭馆里略显尴尬地点菜时,东洪县委大院里,县委书记丁洪涛正坐在办公桌后,听取县委办主任吕连群的工作汇报。

吕连群脸上总是挂着谦恭的笑容,他手里拿着一份文件,站在办公桌前,语气恭敬地说:“书记,眼看就到午饭点儿了,有份方案,想请您过目一下,看是饭前看还是等您下午有空再看?”

丁洪涛抬起眼皮,喝了口浓茶,问道:“什么方案?急吗?”

吕连群上前一步,将文件轻轻放在丁洪涛面前:“书记,是这样。关于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的人员调整和办公地点安排,我们县委办拿了个初步意见。考虑到爱卫会的工作需要您经常亲自指导,我们建议,就把爱卫会的日常办公机构设在县委办东侧那两间空着的办公室,这样您有什么指示,我们也能第一时间传达落实。”

丁洪涛对这类细枝末节的人事安排兴趣不大,挥了挥手:“这种小事,你们县委办定了就行,按程序办。”

吕连群连忙点头:“是,书记,我们一定安排好。”他话锋一转,又从文件袋里拿出另一份更厚的材料,“另外,书记,根据您的指示,我们牵头,会同建委、交通局还有城关镇,初步拿了一个全县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提升方案出来。主要是对县城主干道的绿化、排水、垃圾清运以及临街门面的规范整治,初步估算,大概需要……四百多万的资金。”

“四百多万?”丁洪涛听到这个数字,眉头微微皱了一下,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了敲,“连群啊,这个金额可不小。县财政现在什么情况,你我都清楚。王琪那边能拿出这笔钱吗?”

吕连群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书记,我已经私下和曹伟兵县长以及财政局的王琪局长都通过气了。反正每年都紧张,不过,一下子拿出四百多万搞环境卫生提升,确实……压力非常大。曹县长的意思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丁洪涛对这个回答似乎并不意外。他靠在椅背上,双手交叠放在自己微凸的肚子上,轻轻拍打着,陷入了沉思。过了半晌,他才慢悠悠地开口,语气带着一种惯常的拖长音:“哎呀——连群啊,这搞爱国卫生运动,是关系全县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环境的大事,是民心工程。但这不能光靠党委、政府唱独角戏嘛。群众的事群众办,大家的事大家办。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嘛。”

吕连群立刻领会了领导意图,试探着问:“书记,您的意思是……发动社会力量,搞捐款?”

丁洪涛赞许地看了吕连群一眼:“对喽!这次捐款,和以往支援灾区、扶贫济困还不太一样。这次是为了改善咱们自家的人居环境,是为了大家伙自己的健康,是好事、实事。我相信,只要宣传到位,工作做细,广大群众和干部职工是能够理解、愿意支持的。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起模范带头作用。”

他坐直了身体,开始具体部署:“这样,我看,我和县长带头,每人捐两百块,相当于拿出一个月的工资。其他县级干部,每人不少于一百。科局级干部,每人五十。一般干部和职工,鼓励自愿,十块二十块不嫌少,量力而行。另外,各村、各学校、医院这些大的系统,也要动员起来。学校可以发动学生,每人捐个块儿八毛的,也是培养公益意识嘛。这个捐款活动,要搞出声势,时间可以拉长一点,搞它一个月!每周都要统计汇总各单位的捐款进度,在全县的范围内进行通报!要把压力传导下去,让那些不自觉、不主动的单位和个人红红脸、出出汗。”

吕连群一边飞快地在笔记本上记录,一边问:“书记,那这个捐款……是以县委办还是爱卫会的名义发起?需不需要走一下县政府的程序,或者跟县长那边再正式沟通一下?”

丁洪涛摆了摆手,语气不容置疑:“连群主任,这爱卫会是在县委领导下开展工作,当然由县委来牵头发动。如果县长觉得我们发动捐款不合适,那他能从县政府那边把这四百多万的资金缺口给解决了,我们当然更欢迎嘛!具体操作上,我的意见是,县里定个基本的捐款标准,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在完成县里任务的基础上,可以结合本单位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比如他们自己也要搞内部卫生创建嘛,也可以再制定一点补充的捐款标准,专款专用。比如说县医院,他们要创建‘卫生先进单位’,需要粉刷墙面、修缮病房,就可以在本系统内再搞一次募捐嘛。”

丁洪涛越说思路越清晰,似乎为自己的这个“发动群众”的思路感到满意,他敲了敲桌子,强调道:“对!还有一点很重要!你们爱卫会要赶紧制定一个统一的创建标准出来!比如说,乡镇街道两旁的店铺门面,招牌做成什么样式?刷什么颜色的油漆?高度多少?这些都要有个大致的规定,不能你搞你的,我搞我的,最后成了大花脸,那不叫卫生整洁,那叫混乱无序!机关单位创建文明卫生单位,要达到什么标准?办公室怎么整洁?院落怎么绿化?都要有可操作性强的具体指标!

吕连群心领神会,连连点头:“明白了,书记!您的意思是要标准化、规范化,不能各行其是。我们马上组织人手,参照兄弟县市的经验,尽快把这套标准制定出来。”

丁洪涛满意地“嗯”了一声,又问:“还有个问题,这笔捐款收上来之后,资金怎么管理?是进入财政账户,还是……”

吕连群话没说完,丁洪涛就打断了他,语气带着点责备:“连群同志,这你就不懂了吧?这钱是群众自愿捐来搞卫生的,不是税收,也不是行政事业性收费,怎么能进财政账户呢?那不就变成政府收入了?性质就变了!当然是由爱卫会设立专门账户,统一管理,专款专用!关键是,这笔钱的使用必须要公开透明,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要能让群众看得见效果!”

他沉吟了一下,继续说:“至于具体的工程施工……县里的建筑公司,技术力量可能弱一些。这样,我联系一下光明区那边的工程公司,他们经常干这种市政活,有经验。特别是下水道管网改造,技术性很强,什么地方该深,什么地方该浅,怎么坡度排水,他们有专业测量仪器,让他们来干,质量有保证。你们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领导爱卫会,先把捐款发动好、收好。没有资金,一切都是空谈。这叫集中力量办大事,也体现了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嘛!”

吕连群佩服地说:“书记考虑得周全!我马上就去落实!”

关于在全县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专项捐款的文件,很快便以县爱卫会的名义,通过机要渠道下发到了各县直部门、乡镇和县属企业。基层组织的效率此刻显现出来,文件精神又通过乡镇,迅速传达到了各个行政村。很快,东洪县许多村庄的大喇叭,就在不同时段响起了关于“人人讲卫生,户户捐资金”的动员通知。

在马关乡政府党委书记办公室里,党委书记林晓松和主持工作的副乡长李亚男,两人对着刚刚收到的捐款文件,不约而同地皱起了眉头。

李亚男年轻些,性子也直,她指着文件上的捐款标准,对林晓松说:“林书记,您看这文件,要求普通成年群众每人捐两块,在校小学生每人捐一块。咱们乡初步统计有五万多人,按这个标准,就得捐上去小十万块钱啊。”

林晓松接过文件,仔细地看着。文件是县爱卫会下发,按照流程,先是书记签阅,乡长根据书记的意见再具体落实。这个文件林小松并未引起重视,只是在文件上签了“请亚男同志阅示”,只看了标题,就签了下去。

林晓松重新拿起文件,苦笑了一下:“这个吕连群,真是……唉。”他叹了口气,“这事儿不好办啊。你看这上面还要求,每天都要通报各乡镇的捐款进度,还要排名。这压力可不小。”

李亚男说:“我已经给城关镇的朋友打过电话问了,他们那边也头疼着呢。说是吕连群主任亲自督阵,要求必须快速发动,限期完成捐款任务。”

林晓松把文件翻到最后一页,看着“工作要求”部分,手指在其中一行字上点了点:“亚男,你看这里。文件说了,各地各部门在完成县里下达的捐款任务基础上,可以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另行制定标准,筹集资金用于本地的卫生创建。”

李亚男凑过去看,恍然大悟:“林书记,您的意思是……县里这个标准只是底线?我们乡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再加码?比如,让成年人交三块,学生交一块五?多出来的这部分,就可以留在我们乡里,用于我们自己的环境卫生整治?”

林晓松把文件丢在桌子上,带着点嘲讽的语气说:“这不就很明显了吗?吕连群这一手,玩得高明啊。县里定的标准不高,完成基本任务压力不大。但允许有多点钱干活,就有积极性去多收。就算有个别群众不愿意交,或者实在困难交不起,只要大多数群众按要求甚至超标准交了,总的捐款额就能上去,县里的任务能完成,乡镇自己也能落点实惠。这相当于,县爱卫会没花县财政一分钱,就调动了全县的力量来办这件事。”

然后将文件丢回桌子上又骂道:“比他妈李泰峰套路还多啊!”

李亚男问道:“林书记,那您看,我们乡该怎么办?跟不跟?加不加码?”

林晓松手里拿着一支铅笔,轻轻敲着桌面,沉思了好一会儿,才说:“如果县里不通报、不排名,咱们还可以拖一拖,看看风声。但现在要排名通报,不重视不行啊。亚男,你再侧面打听一下,看看其他乡镇,特别是和我们条件差不多的几个乡,他们是什么打算?是不是也准备加码?如果大家都加,那我们不加,最后排名垫底,脸上不好看。”

他顿了顿,压低了声音:“还有,就算我们按县里标准收,或者稍微加一点,这笔钱可是要全部上交到县爱卫会的。我们乡里组织动员、走村入户,都需要投入人力物力,最后一点钱留不下,村干部们会有积极性?我看,得从捐款里,返还一定比例给村里,作为他们的工作经费或者奖励,不然,这活儿推不下去。”

李亚男点头:“这是个实际问题。村干部虽然不是国家干部,但村里大小事务,收粮派款、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哪样都离不开他们。他们也要养家糊口,光讲觉悟不行,得有点实实在在的激励。”

林晓松叹了口气:“是啊,现在基层工作难做。就这么定吧,你先摸清其他乡镇的底。然后我们开个党委会碰一下,定一下我们乡的标准和返还给村里的比例。既要完成任务,又不能把群众逼得太紧,还得调动村干部的积极性……唉,这夹缝里的活儿,不好干呐!”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