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5章 大医出手(1/2)
于诗韵深吸一口气,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向评委席方向的裘益民,以及监控镜头,她知道陈主任他们一定能看到。
沉吟片刻,于诗韵深吸一口气清晰地说道:“评委老师,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我认为在内服汤药的基础上,配合中药熏洗方外治,效果会更佳。”
“该方以艾叶、透骨草、威灵仙温通经络,佐以制川乌、制草乌各3克加强散寒止痛之功,但需严格掌握煎煮时间,并嘱家属监督,防止入口。此方曾在家中医馆使用多年,只要操作规范,安全有效。”
于诗韵的话音落下,第七考核室内一片寂静。
裘益民的眉头瞬间拧紧!
果然!这些野路子的医生,就喜欢用这些偏方、毒药!罔顾安全!
监控室内,冯焕章首先摇了摇头:“胡闹!考核场合,这也太胆大了些?即便制过,也存在风险!”
其他几位评委也面露担忧。
唯有陈阳,眼中闪过一丝激赏。
陈阳虽然对于诗韵了解不多,却能看出这是一位很纯粹的女医生,性格内向了些,但是对中医很热爱,难得的是,她敢于在压力下,坚持自已认为对患者最有效的方案,并主动提出了严格的安全操作规范。
这需要的,不仅仅是医术,更是巨大的勇气和担当。
“陈主任,这……”孙智仁也有些迟疑地看向陈阳。
陈阳平静地对着麦克风说道:“考核继续。于诗韵选手,请详细阐述你对外用熏洗方安全性的把控措施,以及你判断其在此病例中必要性的理由。”
陈阳的声音透过广播传到第七考核室,平稳而有力,没有任何责怪,反而给了于诗韵继续陈述的机会。
于诗韵心中一暖,勇气更足,她条理清晰地将熏洗方的煎煮、使用注意事项,以及内外合治相比于单纯内服的优势,直达病所、起效迅捷、减轻内服药负担等,一一阐明。
很显然,于诗韵的这个治疗方案,在评委中引起了不小的争议,评分注定不会平坦。
就在于诗韵这边暂时告一段落的同时,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到了肖景云所在的第一考核室。
这位泰斗级的人物,会如何应对他的考题?他是否能展现出碾压级别的实力?
肖景云面对的,是一位病情极为复杂的真实患者。
患者是一位七十岁的老先生,形体消瘦,面色晦暗,坐在轮椅上,由家属推入。
其病历显示,患者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度)”、“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心功能IV级)”、“双下肢重度水肿”。
老人呼吸急促,喉间痰声辘辘,口唇紫绀,精神萎靡,几乎无法完整回答问题。家属代诉,老人近一周咳喘加剧,痰多色白质黏难咯,畏寒肢冷,尿少,腹胀,纳呆,双下肢肿至大腿,按之深陷不起。
这是一个典型的西医诊断明确、多种重症叠加、生命垂危的病例。
对于中医而言,是极其严峻的挑战,考校的是医者对于危重症的辨证把握、用药的胆识和火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