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4章 于诗韵的心境(1/2)
台下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这场突如其来的、高水平的学术交锋吸引了。
李浩飞、刘希等人屏息凝神,旬佳宏、林毅则面露赞赏。
于诗韵更是听得眼睛发亮,庄启文关于“湿邪阻滞”的分析,与她家传医案中记载的“郁热”理论隐隐相合,让她对庄启文敬佩不已。
肖景云的脸色微微沉了下来,他没想到,这个看似朴素的村医,不仅临床思路活泛,理论功底也如此扎实,竟能引经据典与自已抗衡。尤其对方提到叶天士,更证明了论点的正确性。
裘益民见状,适时插话,语气带着偏向:“庄医生,理论探讨固然重要,但终究要以疗效为准。你此方虽看似巧妙,但药性稍显复杂,若用于临床,风险不小。不如肖老所言,以稳妥为先。”
这话看似公允,实则是在给庄启文施加压力,暗示他的方法“风险大”,不如肖景云的“稳妥”。
“肖景云还是改不了老毛病呀。”
墨新知忍不住在心中叹道。
事实上以肖景云的水平,针对这个病症,他绝对是手到擒来,肖景云刚才的质疑,完全就是针对庄启文。
这就像是你对一个人印象不好,对方说话,你不论对错,都要先反驳对方,却不曾想庄启文一番反驳,反而让肖景云有点被动。
只不过裘益民明显有点偏向肖景云。
陈阳坐在主评委席上,一直沉默地看着,此刻终于淡淡开口:“裘教授,理论辨析环节,本就是各抒已见,畅所欲言。”
“庄医生的分析,于理有据,于法有方,思路清晰,逻辑严谨,并无不妥。至于疗效,若有机会临床验证,自然可见分晓。此刻,我们还是应鼓励这种基于病机的深入探讨。”
陈阳的声音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定论意味,直接肯定了庄启文的发言,并将话题拉回到了学术探讨本身,无形中化解了裘益民施加的压力。
肖景云冷哼一声,不再言语。
他知道,在纯粹的理论辨析上,庄启文已经站稳了脚跟,再纠缠下去,反而显得自已气量狭小。
之后辩论继续,随着裘益民的提问,前来的参赛选手也纷纷抢答。
李浩飞、刘希、吴萌萌、旬佳宏等人也都纷纷表现自已。
这一次的决赛,第一个辩论环节是相当关键的,因为辩论环节的题目是随机性的,有些题目并不是每一位选手都能回答出来的。
能不能抢答到,抢答到之后能不能完美回答,这些都会计入评分项。
........
第二天,决赛进入了第二个环节,也是更为关键的环节——临床实操考核。
此环节将选手分为十组,每组十人,进入不同的模拟诊室,面对由资深演员扮演的“标准病人”或真实招募的志愿者患者。评委们将通过单向玻璃或实时监控进行观察评分。
考核内容包括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病因病机分析、治疗方案制定(含针灸、推拿等外治手法),甚至部分简单操作需要现场完成。
这是真正考验真功夫的时刻,任何纸上谈兵在此都会原形毕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