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9章 山高皇帝远(1/2)
元载带着六名随从,历时一个月,于腊月中旬抵达了前渤海国都龙泉府。
这座城池现在已经已经改名叫做龙泉郡,由王忠嗣的首席幕僚吕恢担任郡守。
从长安到龙泉五千多里,若是放在其他季节,骑乘快马差不多二十天就能赶到。
但在这数九寒冬,关外的天气冻得人流出来的鼻涕都能结冰渣子,旅途必须晚走早歇,用时一个月已经算是神速,至少赶在了礼部官员的头里。
走到临渝关的时候,元载追上了比自己提前两天出发的礼部官员,于是便放慢了速度,决定只要比礼部的人提前几天赶到龙泉府就行,没必要太过于受罪。
东北凛冽的寒风能吹进人骨头里,只能在太阳底下赶路,要不然等将来上了年纪关节容易犯病。
最终历时一个月,方才抵达龙泉城。
龙泉城的拱形门洞上方挂着三尺长的冰溜子,犬牙交错的一字排开,在阳光下仿佛刀剑,让人望而生畏。
落满霜雪的城墙上还遗留着恶战之后的斑驳痕迹,箭痕与石坑星罗棋布,密密麻麻,仿佛在无声的诉说着不久前的那场惨烈战役。
数十名穿着厚厚棉衣的唐军或者腰悬佩刀,或者怀抱长枪,正冒着寒风盘查寥寥无几的进出人口。
“你们是从京城来的?”
一个头戴貂皮棉帽的头目将佩刀挂在腰间,双手抄在袖子里询问元载等人的来意,说话的时候脸前一团雾气。
用大氅把自己裹的像个粽子一样的元载仅露着两只眼睛,用戴着手套的双手抱拳,笑道:“确实是从京城来的!”
“来龙泉做什么?”头目追问。
元载道:“奉了宋夫人的命令,前来探望晋公。”
“宋夫人是谁?”头目有些懵逼。
元载道:“是晋公的正妻。”
“哎呦……原来是晋公的家眷啊!”
头目被吓了一跳,急忙拱手施礼,“怠慢之处,还请恕罪!”
元载笑笑:“宋夫人得知晋公抱病在床,心中甚是挂念,特地修了家书,命我等前来探视。
我等初到龙泉,不知晋公住在何处,有劳将军派人引路,不胜感激!”
“好说、好说,我带你们去!”
得知来的是王忠嗣的家眷,这名头目大献殷勤,命令旁边的人守门,自己前面带路,领着元载一行进了龙泉城。
元载策马徐行,充满好奇的打量着龙泉城的建筑风格以及城池规模。
渤海国处处模仿大唐,龙泉城内的布局也是仿照长安,设有六十四坊,中间一条大街直通皇宫。
不同于长安城内鳞次栉比的酒楼店铺、巍峨雄壮的宫殿,龙泉城内的民居看起来有些寒酸,虽然修建的十分整齐,但民房十分低矮,气势远远不能望长安项背。
当然,渤海人之所以把房屋建的低矮,主要是为了抵御严寒,毕竟东北的冬天比关中地区冷了十几度不止,老百姓要想熬过冬天,只能优先考虑房屋的保暖性。
“敢问这龙泉城内有多少居民?”
元载控辔徐行,开口询问主动为自己牵马的这名官兵头目。
“回公子的话,龙泉城内的百姓超过了十万人,是原渤海国治下人口最多的城池。”
这名头目非常热情的做了解答,讨好之情溢于言表。
元载感慨不已:“在这苦寒之地,竟然拥有一座人口超过十万的大城,即便在咱们大唐也算排的上号了。”
头目连连附和:“可不是,除了长安、洛阳、太原、扬州、荆州、潞州、成都等地,咱们大唐比龙泉人口多的城池也没有几个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