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盛唐华章 > 第1277章 请陛下为太子纳妾

第1277章 请陛下为太子纳妾(2/2)

目录

崔星彩自责道:“陛下日理万机,此事说起来怪臣妾顾虑不周,不曾为太子着想。”

杜芳菲道:“我们当初答应过姐姐,她走后好生照顾太子,如今确实疏忽了。”

“也谈不上疏忽,毕竟母后今年新薨,太子还要为母守制,不宜过早纳嫔,如今正是时候。”

看到两位妃子争相自责,王彩珠急忙为两人辩解。

李瑛抚须道:“既然如此,那就让太子从良人院中择几个良人纳为侧室,尽早开枝散叶。”

“启奏父皇,儿媳未能身怀六甲,心中有愧,私下里常常为太子物色良配,因此已有人选,无须从宫中挑选。”

见老公公爽快的一口答应,王彩珠急忙将想法挑明。

李瑛皱眉:“不知王氏为太子物色的谁家女子?”

王彩珠从容不迫的道:“一个是兵部员外郎韦芝的次女,今年十五岁,名唤韦敏,生的贤淑美丽,知书达理。

另外一个则是户部侍郎王缙家的四娘,今年十四岁,受其父亲熏陶,文采斐然,能歌善舞。

儿媳已与这两家沟通过,她们的父母都同意这桩婚事,太子对二女也十分满意,还请陛下恩准。”

李瑛捻着胡须略作思忖:“既然他们有眼缘,朕自然不会棒打鸳鸯,明日朕就让礼部为太子筹备纳嫔事宜。”

如果王彩珠给李健介绍的是尚书或者某位大将的女儿,李瑛肯定会产生警惕,但韦芝只是一个五品的兵部员外郎,王缙也只是户部侍郎,所以就爽快同意了。

李健毕竟是当朝太子,总不能像李隆基当初对待自己那样专门给他物色县令家的女儿,所以纳侍郎、员外郎的女儿为嫔,不高不低,最是合适。

“臣妾多谢陛下恩准!”

目的达成,王彩珠喜不自禁,急忙叩首谢恩,总算对丈夫有个交代了。

待王彩珠起身之后,崔星彩关切的道:“太医院最近研究了一种促进妊娠的药方,太子妃可以抽空去问问,拿几服药服用说不定会有意外收获。”

王彩珠道谢:“多谢贤妃关心,妾身回头就去太医院问问。”

杜芳菲道:“听说慈恩寺求子非常灵验,太子妃可以去寺庙上一炷香许愿。”

“呵呵……妾身已经去过好几次了,也去过青龙寺、兴福寺,但这肚子就是一直没动静。”王彩珠遗憾的说道。

李瑛笑道:“求佛不如求己,你还年轻,调养好身体,有的是机会。”

王彩珠又闲聊了几句,起身告退,心满意足的离开了太极宫。

回到家中,王彩珠便迫不及待的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李健:“父皇已经答应了妾身的请求,说是明日就让礼部为殿下筹备纳嫔之事。”

“呵呵……辛苦爱妃了!”

李健心中暗自欢喜,不止是因为又要做新郎,更是因为娶了韦芝的女儿就可以把韦坚、韦芝、韦兰三兄弟绑上自己的战车。

王缙的家族虽然比不上京兆韦氏,可河东王氏乃是太原王氏的分支,也算排的上号的门阀,更何况王缙还有一个名满天下的兄长王维,关键时刻这两兄弟肯定会支持自己。

“孤今日还未教导念儿读书,我去一趟莒王府。”

李健急于把这个消息分享给韦熏儿,义正辞严的留下一句话,大步流星的走出了太子府。

望着丈夫出门的背影,王彩珠怏怏不乐,隐隐觉得丈夫对侄子如此关心似乎有些醉翁之意不在酒。

但转念一想,自己迟迟未能怀孕,说不定丈夫把对母亲、兄长的思念倾注到了侄子的身上,也许是自己想多了……

“等将来侧室为太子开枝散叶之后,殿下对侄儿的关心也许就稍稍冷淡了,她与韦氏乃是叔嫂关系,肯定没有私情。”

王彩珠在心里暗自宽慰自己,如果要怪的话,只能怪自己肚子不争气!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