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4章 短剧业务,进入大爆发时代(1/2)
司雨和领导的会谈,整整持续四个小时,从下午两点谈到晚上六点。
谈话完毕的时候,正好是饭点。
领导特意强调,风波期间,不便留饭,按道理该请你吃饭的。
司雨笑答:等风波结束,我请您。
8月3日,在文化部汇报。
紧接着第二天,在商务部汇报。
和昨天的汇报内容大同小异,更关注文化产业升级,和出海业务的经济侧内容。
等到8月6日,短剧行业开天辟地般的大事,提前发生:
广电总局,于上午十点,发布文件:
《关于加强网络微短剧管理,实施创作提升计划有关工作的通知》。
核心内容包括:
1,明确微短剧的意识形态属性,统一管理标准;
首次将微短剧与网络剧、网络电影纳入同一标准、同一尺度管理。
2, 实施创作提升计划,引导精品化发展;
3,压实平台主体责任
要求平台落实“总编辑负责制”和“先审后播”制度,对用户上传内容履行审核责任。
建立常态化抽查机制,对违规平台约谈、整改甚至吊销许可。
司雨清楚的记得,前世这份文件,在2022年下半年颁发。
当时行业发展过快,未被明确纳入网络视听内容管理体系,存在备案漏洞和审核标准缺失。
内容低俗,题材雷同,部分存在存在擦边、虚假宣传等问题。
国家因此出台政策,规范短剧行业发展。
从那之后,大量资本和传统影视机构入局短剧,精品率大大提高。
带动就业65万人,形成拍摄基地、Ip衍生等产业链。
短剧业务,就此进入大爆发时代。
如今,在红果剧场推动下,这份文件提前两年面世。
这是大好事,有备案审查和内容导向的双重管理,双管齐下,行业才能健康繁荣。
代表短剧已被国家认可,肯定其市场规模和未来发展趋势。
相当于从野孩子变成正规军,其意义不亚于网络剧的“网标”时代。
更代表短剧市场彻底成规模,提前爆发,进入风口期。
司雨很欣慰,苦心布局两年,终于以一己之力,让短剧市场提前两年进入繁荣期。
短剧时代,彻底来临。
红果剧场,一家独大,遥遥领先。
势必将取得比前世更优秀的成绩。
通知是上午十点发的;司雨的广告,是下午两点发的。
在微博账号上,发布动态:
“今天,你看了吗?”+红果剧场下载链接。
这是司雨第二次在个人微博号公然打广告。
宝贵的第一次,给直播电商的618大促;
宝贵的第二次,给红果剧场。
粉丝1.3亿的微博账号的广告,效果相当好。
红果剧场的下载量,第一个24小时,暴涨350万人次。
就在这时候,《乘风破浪的姐姐》第一季,开播。
主题曲《无价之姐》,由苏书演唱。
主赞助商,正是:《红果剧场》!
今年3月份,湘南卫视和芒果tV,筹拍《乘风破浪的姐姐》。
在邀请各位姐姐时,同时向歌坛广撒英雄帖,召集主题曲创作。
要求:现实又魔幻,复古迪斯科风格,突出女性主题。
作为知名音乐制作人,司雨也收到了邀约函。
这么好的宣传机会,当然不能放过。
司雨清楚的记得,前世《乘风破浪的姐姐》主题曲《无价之姐》,是咋诞生的。
最早,导演组选择的主题曲,是张蔷翻唱的老歌《乘风破浪》。
张蔷,老牌迪斯科风女歌星,年纪较大,55岁了。
脍炙人口的《夜猫》,正是其代表作。
节目叫《姐姐》,特意让年纪大的女歌手唱主题曲,适配主题,没毛病。
但节目准备到一半,导演翻来想去总感觉这首歌不好听,不够燃。
便临时改变主题,委托李玉春寻找一首新曲子,和老曲子二选一。
时间太仓促,来不及创作新曲。
李玉春团队,在老曲库里挑选一首老歌,购买版权并填词。
《无价之姐》,就此诞生。
这首老歌,由某孙姓音乐制作人创作,2015年就诞生了,放在淘歌网出售。
放到2020年5月份,才被李玉春团队买走。
不好意思,老规矩,先买为敬。
司雨买下旋律版权,填上记得的副歌歌词,不记得的歌词让创作部补全,再由郑家豪编曲。
这个世界里的《无价之姐》,就这样从司雨手里水灵灵的诞生。
投到《姐姐》节目导演部,竞选主题曲。
同时,安排红果剧场,当主赞助商。
《乘风破浪的姐姐》,是2020年最爆的综艺节目。
筹备第一季的时候,业内并不看好,广告报价低到令人发指。
第一季大爆后,等到第二季,主赞助费飙升到一亿。
当下的主冠名权,仅仅报价1200万。
导演组不知道《姐姐》会大爆,但司雨知道啊。
由红果赞助,相当于捡价值9000万的大漏,再划算不过的买卖。
两项合作都很顺利:
红果剧场,讨价还价,最终以1100万价格,淘汰前世的赞助商梵蜜琳。
成为第一季《乘风破浪的姐姐》主冠名赞助商。
歌曲《无价之姐》,也被顺利被选中,成为节目主题曲。
但司雨有个附加条件,必须由苏书演唱。
芒果不答应,想让李玉春唱。
理由很强大很正当:节目叫《姐姐》,让36岁李玉春唱,更契合主题。
苏书才24岁,不合适。
司雨说:这首曲子必须由苏书唱,你们不答应就另找高人吧。
芒果觉得苏书唱真不合适,只得作罢,再寻找歌曲。
找来找去,找不到更合适的。
听过《无价之姐》,感觉其他参选曲目都是垃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