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快穿之路人甲奋斗成大佬 > 第1058章 五十年代吃饱喝足(5二合一)

第1058章 五十年代吃饱喝足(5二合一)(1/2)

目录

拘留所里,空气混浊,弥漫着草席的霉味和汗臭。黄大牛,蜷在角落的草铺上,整个人像霜打的茄子,蔫了下去,往日油光水滑的头发也纠结成了乱草。

他正迷迷糊糊打着盹,忽听铁门哐当一响,又被推进来一串人。黄大牛努力抬起眼皮,惺忪的睡眼里透着想看热闹的想法。

他倒要看看,又是哪个倒霉蛋和他一样,踢到了新政府这块铁板了。这些日子,这牢房里进进出出的,多是和他差不多境遇的“老规矩”人,嘴上喊着冤,心里却未必不清楚自已那点勾当。

他黄大牛自认冤屈,天地良心,他哪有胆子真反抗政府?不过是……不过是一向如此罢了!上面下来的政令,就像一块肥猪肉,从县到乡,从乡到村,哪一层不沾点油星?到他这最后一环,顺手抹一点,那不是天经地义吗?

他不过就是想给自家扒拉几分地,怎么这新政府就如此较真,非要一毫一厘都算得清清楚楚?那些泥腿子,他们算得明白吗?!他心里嘟囔着,混杂着不甘和一丝尚未完全消散的侥幸,总想着自已这几天也没受什么罪,大概就是关几天吃个教训就是了。

嗯?这几张哭丧着的脸,怎么越看越眼熟?

“爹!爹啊!!”第一个被推进来的就是铁栓了,他一眼瞅见角落里的父亲,像是找到了主心骨,又像是看到了更深的绝望,一声带着哭腔的嚎叫,连滚带爬地扑到黄大牛跟前。

他这一扑,像是打开了闸门,后面跟着进来的几个子侄辈也顿时炸开了锅,“爹!”“爷爷!”“大伯!”……哭喊声、哀叫声混成一片,把黄大牛彻底给叫懵了。

“吵什么吵?!都安静点!!”守在门外的战士不耐烦地用枪托重重敲了敲铁窗框,发出沉闷的“咚咚”声。呵斥声像冷水泼进油锅,牢房里瞬间噤声,只剩下压抑的抽噎和喘息。

等到战士的脚步声远去,黄大牛才颤巍巍地伸出干枯的手,一把抓住铁栓的胳膊,声音发紧:“栓啊!你……你们咋也进来了?我不是都交代清楚了吗?阻挠土改,那是我一个人出的馊主意,跟你们没关系啊!”

“爹,不是为那事!”铁栓抬起涕泪横流的脸,又急又怕,“是……是部队来人检查,发现……发现咱们把黄小满家的抚恤粮给……给收着了!凡是在那粮上伸了手的,一家子全给逮来了!”

他们这一大家子,当初见那百十斤粮食,就像饿狼见了肉,都觉得是天上掉下来的横财,几家子你争我夺,当场就把细粮给瓜分了,剩下的就偷偷藏进了地窖,谁承想事发了呢!

“大伯,我们冤啊!我就……我就舀了一碗米啊!怎么连我也抓进来了?!”旁边一个年轻点的侄子带着哭腔喊冤,肠子都悔青了,早知今日,当初说什么也不该贪那点小便宜。

“滚你娘的蛋!”铁栓正心烦意乱,一听这话,抬脚就把他踹开,“当初分的时候,就你抢得最凶,生怕少了你那份!现在想撇清?晚了!”

他转回头,眼泪汪汪地看着自已老爹,声音里充满了恐惧,“爹,您说,这可咋办啊?咱们……咱们会不会被拉出去……枪毙啊?”

黄大牛心里也是咯噔一下,但看着儿子们惊恐的脸,他强自镇定,安慰道:“不至于,肯定不至于!就那么点粮食,能有多大事?大不了……大不了咱们把粮食加倍补上就是了!都把心放宽点,估计就是关几天,教育教育,没事的!新政府也得讲道理不是?”他这话像是在安慰儿子,更像是在说服自已。

然而,黄大牛的乐观并没有持续多久。他远远低估了这件事的严重性。

水淼和周干事的摸底工作,像一根导火索,引燃了一个巨大的火药桶。这才第一家呢,就闹出这样的事来?!

军管委的领导震怒异常,直接抽调了一队战士,在全县范围内展开了拉网式的排查。人手充足,雷厉风行,效率极高。短短五天时间,全县所有已知的烈士家属情况被梳理了一遍。

结果,用“不理想”来形容都是轻的。呈报上来的情况,只能用“触目惊心,令人发指”八个字来概括。吃绝户、强占田产、克扣、冒领乃至直接抢夺抚恤粮款……种种恶行,在许多村庄竟成了普遍现象!

“无法无天!简直是无法无天!”军管委的会议室里,领导一巴掌拍在桌子上,震得茶缸都跳了起来,他脸色铁青,眼中喷火,“这帮蛀虫,他们动摇的是我们军队的根基!在寒将士的心!这不是反 革命行为是什么?!这比明火执仗的土匪更可恶!”

“反 革命”这三个字,在当下的背景,重于千钧。自从去年镇 反运动轰轰烈烈展开,天天都能看到罪犯被押着走街过市。

这顶帽子扣下来,黄大牛一家,以及像他们一样昧着良心侵吞烈士抚恤的人,他们的命运,从这一刻起,已经注定。

性质彻底变了。它不再仅仅是村里人的工作作风或贪占小便宜的问题,而是上升到了政治高度,从周干事他们负责的普通民政事务,迅速移交到了专门负责对敌斗争和重大案件的公安处。

周干事他们之前的调查只能算是投石问路,公安处一旦正式介入,那才是真正的雷霆万钧。任何试图隐瞒、抵抗的行为,在国家机器的强力面前,都显得如此苍白无力,如同螳臂当车。

主要工作移交后,周干事肩上的担子轻了不少,而水淼这个编外人员,更是骤然清闲下来。她看着公安处的同志忙进忙出,颇有一种“创业未半,而中道崩阻”的感觉,心里琢磨着是不是该寻找新的切入点。

不过,她这一番“折腾”并非没有收获。军管委的领导自然知道了她,不仅积极反映问题,居然还识字断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