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3章 虎吞狼2(1/2)
父亲,让我再坚持最后两个月。张恩鹤仍然不愿放弃,如果到时政策还没有调整的迹象,我保证立即着手清理。
看着儿子固执的神情,张放鸣最终只能妥协。其实在他内心深处,也认为房地产政策的调整已是箭在弦上。毕竟,当前的经济数据确实不容乐观。
然而,李焕和耿海清并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
六月初,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耿海清出人意料地将房地产风险防控作为首要议题。
他在讲话中特别强调:各地市必须立即开展房地产贷款风险排查,对存量贷款要进行全面压力测试。特别是对于那些通过非正规渠道流入房地产领域的资金,要坚决堵住漏洞。
耿海清显然是有备而来,他的讲话显然经过精心准备。他援引了大量具体数据,直指部分企业通过影子银行体系违规吸纳资金,并将这些资金投入房地产领域进行投机炒作。
这不是偶然的发言,张放鸣在会议结束后立即叫住儿子,耿海清手里肯定掌握了什么。你马上着手收缩业务,不能再等了。
但张恩鹤仍然心存侥幸:爸,这可能只是例行的工作部署......
糊涂!张放鸣罕见地失态了,你还没看出来吗?这是有针对性的行动。耿海清这是要借题发挥!
果然,第二天省银监局就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金融机构对涉及房地产的贷款进行全面自查。
与此同时,省金融办也启动了对省内各类投资公司的专项检查。
一场针对房地产金融风险的监管风暴,在江海省骤然升级。张恩鹤那些长期游走在灰色地带的金融业务,首当其冲地暴露在监管的聚光灯下。
随着监管力度持续加大,张恩鹤通过金融公司高息吸纳的民间资金最先受到冲击。恐慌情绪迅速蔓延,大批投资者涌向公司要求提前兑付。挤兑一旦发生,便如决堤洪水,一发不可收拾。
就在挤兑风波爆发的当天晚上,李焕、耿海清和郑红云三人在城郊一处僻静的茶室秘密会面。
你猜那位张公子会如何应对眼前的局面?耿海清抿了一口茶,向李焕问道。
李焕不紧不慢地放下茶杯:摆在面前的只有两条路。第一条,壮士断腕,将前期赚取的利润全部吐出,填平高息吸储留下的资金窟窿。不过以他的性格,恐怕舍不得。
那第二条呢?耿海清追问道。
第二条就简单多了。李焕嘴角泛起一丝冷笑,他名下肯定还有白手套。让这个替罪羊消失,把所有问题都推到这个人身上,到时候来个死不认账。即便公安机关介入,也很难找到直接证据。
那你认为他会选择哪一条?耿海清继续问道。
不等李焕回答,一旁的郑红云抢先说道:不用猜了,他选的就是第二条。我们已经对他的白手套杨丽华实施了布控,对方连今晚飞往悉尼的机票都买好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