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8章 芯片难题8(2/2)
“再加上前期光伏太阳能板的主要市场都在国外,这种模式之下,极其容易被国外资本做局。”
“前几年国内的光伏企业迎来大规模的破产潮,其中也包括威胜能源的前身尚伟时代。”
“在我接手之后,我力主让威胜能源走技术创新的路线,放弃了技术落后的多晶硅路线,转而走技术更为先进的单晶硅路线。”李焕对着张汝经侃侃而谈。
“关于国内光伏产业的困境,我也有所耳闻。”张汝经点了点头,“说到底,我们如果不掌握自主可控的核心科技,那就是将自己的生命线放在别人手里,迟早是要上当吃亏的。”
“说得没错。眼下锦江威胜能源的单晶硅路线实现了突破。”李焕指着窗外连绵的光伏产业园说道,“这里集聚了从多晶硅料、单晶硅棒到硅片切割的完整产业链。”
看着窗外规划整齐、设施先进的光伏产业园,张汝经眼中闪过赞赏之色。
抵达锦江后,车队直接驶向威胜能源。李焕一行人还未下车,林卫明一行人就已经在厂区门口等候。
“欢迎张博士。”林卫明主动上前招呼。
“这位是威胜能源的首席技术专家,在硅料的提纯和切割方面有着非常独到的见解。”
“尤其是在金刚线切割领域,他是国内该项技术突破的牵头人,眼下我们已经能做到该项技术的自主可控。”李焕指着一旁的林卫明介绍道。
张汝经闻言不禁肃然起敬,他深知金刚线切割对于大尺寸硅片切割的重要意义,甚至是芯片大尺寸硅片的必备技术之一。
“你好。”张汝经伸手与林卫明紧紧相握。
“里面请,我带你们参观一下。”握手后,林卫明对着张汝经一行人邀请道。
在林卫明的带领下,张汝经首先参观了威胜能源的单晶硅生产基地。看着自动化生产线上一排排整齐的单晶硅棒,他频频点头:“晶体生长控制得很不错,缺陷密度控制在行业先进水平。”
“硅料的精度最高能做到多少个N?”张汝经向一旁的林卫明问道。
“6个N是我们的极限了。”林卫明想了想后如实回答。
张汝经闻言点了点头。6个N的硅料虽然距离芯片级还有一定差距,但对于光伏产业而言已经完全足够,而且这个水平已经显示出威胜能源在材料工艺上的深厚积累。
他们继续向前,来到了金刚线切割车间。林卫明细致地讲解着自主研发的切割设备:“我们通过优化钢丝张力和进给速度,将硅片切割损耗降低了15%,也提升了硅片的平整度。”
张汝经俯身仔细观察着正在运行的设备,不时提出问题:“切割液的配方是自主研发的吗?硅片表面的微观损伤层厚度控制在什么范围?”
林卫明一一作答,两人就技术细节展开了深入交流。张汝经发现,威胜能源在硅材料加工方面的技术积累远超他的预期,特别是在降低损耗和提高成品率方面,有许多值得半导体行业借鉴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