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系统提前四年,可诡异还是幼崽 > 第689章 和“新神教”的疯子相比,十二支都变顺眼了

第689章 和“新神教”的疯子相比,十二支都变顺眼了(2/2)

目录

“奇怪……城西F区、北五环外的工业区,还有南郊的这片湿地公园……这几个地方的土壤微生物活性指数,最近三周都在持续缓慢地下降。没有任何工业污染报告,也没有检测到异常的诡能辐射。”

这份被标记为“待观察的低优先级异常”的报告,与其它数百份日常报告一起,被上传到了数据库中。

在巨大的全息地图前,大京的信息分析员将这些异常点一一标注出来。

随即,他们又调出了由大京气象中心提供的模拟了“聚合体”爆炸后大气环流与气溶胶沉降的预测图。

两张图,缓缓重叠。

地图上,那些代表着“土壤活性下降”的黄色光斑,几乎完美地落在了大气模型预测出的“死寂菌株”沉降概率最高的橙红色区域之内。

“……找到了。”分析员的指尖划过那些重合的区域,眼神变得无比凝重。他立刻将这份附带着详尽数据分析的报告,加密传送给了指挥部。

与此同时,一份来自漂亮国对诡中央情报局的求援性质情报通报,也传到了指挥部。

他们的“对诡城邦”体系,正被一种代号“噬铁诡蠕虫”的融合型诡异所严重困扰。

根据情报描述,这种诡异由一种深居地底,以金属矿石为食的变异蠕虫,和一种被诡能侵蚀后能够自我复制的硅晶矿石诡异融合而成。

它们在地下疯狂啃食着城市的地基钢筋、通讯光缆和能源管道,将这些现代文明的基石转化为自身增殖的养料。

数座卫星城因此发生大面积地基塌陷,彻底报废。

漂亮国引以为傲的高科技机甲部队,在这种从内部瓦解基础设施的攻击面前,几乎瘫痪。

而与漂亮国有着“类似困扰”的还有欧洲战区,欧罗巴联合体对诡司令部发来的一份报告书。

他们正面临着一种新型寄生虫型诡异,“梦魇诡蛾”的无声渗透。

这种诡飞蛾的鳞粉无色无味,被吸入后不会导致宿主立刻产生任何生理上的变异。

但是它会如同病毒般侵入宿主的梦境,在潜意识层面篡改其记忆,植入虚假的情感与指令。

情报中附上了一段令人不寒而栗的审讯录像:一名战功赫赫的德意志对诡装甲掷弹兵团长,在打开了柏林对诡壁垒的城门,放进大量诡异后被捕。

他在审讯中精神崩溃,反复哭喊着,他只是在执行元首的命令,去迎接“帝国的援军”。

内部的猜忌与不信任,如同瘟疫般在欧洲的各个对诡组织中蔓延。

任谁也没想到,“污染者”对全球对诡组织的威胁越演越烈,不仅大京,各国都遭到了侵入。

这两份情报,让沈歌的眉头越皱越紧。

无论是“噬铁诡蠕虫”还是“梦魇诡飞蛾”,虽然都极其棘手,但其攻击模式仍旧在人类可以理解的范畴之内。

这和“黑棺”中封存的,暂命名为“死寂菌株”的新玩意儿,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沈歌不相信这是污染者直接在大京进行的实验,虽说从核心城市出手,更容易击垮一座城市。

但大天朝和其他国家不一样,即便这三年没有沈歌,在特策部的维护下,大天朝也是对诡安全指数最高的国家。

冒这么大的险,收获却成疑,这点不符合怪人组织的行事风格。

并且根据以往沈歌对怪人组织的了解,他甚至可以断定十二支和天干,甚至是被“吸收”的怪人协会,都和“新神教”与“污染者”无关。

前者是想为人类谋一个未来,或者说单纯是人类的欲望放大,只想在现在的世界“享受”。

而“新神教”和“污染者”不同,他们更像是一群疯狂的信徒,压根都不知道他们到底想做什么。

迎接新神?

将碎片世界的十阶诡王放到“现实”中来?

那除了说是一群脑子坏掉的神经病,沈歌找不到更好的形容词。

在“新神教”面前,十二支都变得顺眼起来。

这时,沈歌接到了赵信鸿助理的来电,给他的信息库中发来了一个新的数据报告。

沈歌打开一瞧,这是一个被标记为“数据损坏,无研究价值”的陈旧文件夹里,里面有一份来自数年前的报告。

报告来自一个由多国联合建立,位于南极冰盖之心,代号“Vostok-II”的深层冰芯钻探科考站。

报告的文字记录很简单,甚至有些语焉不详。

【事件编号:634-Atarctica】

【日期:三年前】

【摘要:深层冰芯钻探设备在钻探至地下3107米处,所有传感器瞬间失灵,返回‘NULL’值。站内高精度原子钟频率发生■■■秒量级的无法解释的瞬时跳动。】

【科考站与外界失联4.7小时。】

【恢复通讯后,所有队员均表示身体无恙,站内设备经检测一切正常。事件被初步判定为极地磁暴引发的设备集体故障。】

如果只是这样,这份报告确实平平无奇。

但吸引沈歌注意的是报告最后附上的一张低分辨率显微照片,以及一行简短的备注。

照片上,是一层夹杂在很薄冰晶中的成分无法解析的灰色微生物层。

而那行备注,来自于当时科考站的首席生物学家,在事件发生后的第二天他在私人日志中写道:

【我们都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里的一切都是灰色的。那种颜色……让我想起了死亡。】

照片中的灰色微生物,其独特的几何螺旋结构,与李响从榕市实验室传来的高倍率显微镜下的“死寂菌株”形态……

高度相似!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