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4章 研发计划(1/2)
周阳的手指在航天部门的联络名单上停顿片刻,抬头看向周子轩:“航天领域的材料标准苛刻,氢基钢材的疲劳强度得再提10%才行。李工在德国的团队能不能协助做些测试?他们那边的设备精度高。”
周子轩立刻拨通越洋电话,李工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些许电流声:“周总,刚看到您的消息。我们的疲劳试验机刚校准完,精度能到±0.1MPa,测试航天级材料没问题。需要什么参数标准?我让德国工程师准备样品夹具。”
“按NASA的标准来,”周子轩报出一串数据,“107次循环加载,应力幅值控制在400MPa,环境温度-50℃到120℃交替。下周我让国内发30公斤样品过去。”
李工在那头应声:“收到。对了,德国汽车厂的工程师昨天来参观,看到我们的柔性智能钢材样品,想合作开发汽车座椅骨架,说能减重5公斤,还能集成加热功能。”
囡囡凑到话筒前:“让他们提供详细的性能需求,我们的材料团队可以定制配方。加热功能可以用石墨烯涂层,我们和中科院的团队合作过,电阻稳定性很好。”
挂了电话,周阳翻出非洲之行的日程表:“去尼日利亚前,得先跟当地教育部敲定职业技术学院的合作细节。课程设置要兼顾理论和实操,前两年学基础,后两年进钢厂实习。”
“我已经让人事部拟了师资名单,”周子轩补充道,“从轧钢、焊接到智能控制,每个专业都配了高级技师。还打算请德国合资工厂的工程师远程授课,讲讲绿色炼钢技术。”
囡囡打开平板上的课件样章:“教材里加了很多AR动画,比如钢水结晶过程、传感器工作原理,扫一下就能看3D演示,比课本好懂多了。”
正说着,张经理拿着一份海运提单进来:“周董,尼日利亚发的第一批彩涂板到汉堡港了!德国的建筑商验了货,说平整度比他们用过的任何品牌都好,当场追加了2000吨订单。”
“让赵工赶紧排产,”周阳叮嘱道,“彩涂板的涂层配方记得更新,欧洲的客户喜欢哑光质感,让研发部调一下色浆比例。”
张经理点头:“已经跟赵工说了,他让阿明负责这事。阿明还说要在涂层里加抗菌剂,说欧洲的医院项目可能会用。”
周子轩笑道:“这小子越来越懂市场了。等我们去非洲,得给他颁个‘创新奖’。”
下午,研发部的王博士带着石油管道局的测试报告冲进会议室:“周董,周总,柔性智能钢材在管道弯管处的测试通过了!连续30天监测,数据传输零中断,腐蚀预警准确率100%!”
囡囡接过报告,翻到曲线图页:“零下15℃的环境下,电阻波动也控制在5%以内,东北的项目完全能用。”
王博士又说:“他们的技术总监提了个新需求,想在钢材里加个定位芯片,万一管道被偷,能实时追踪。我们的微电子团队说能做到,就是成本要加10%。”
周阳沉吟道:“值得加。石油管道的防盗需求大,这个功能能成卖点。让王博士团队赶紧出方案,下个月送样品。”
周子轩补充:“芯片要加密,只能用专用设备读取,防止信息泄露。”
傍晚,航天部门的技术团队突然来访,直奔氢基钢材车间。领头的总工程师拿起一块样品,用硬度计测试后惊叹道:“布氏硬度能到280HB,比我们现在用的钛合金还高50,重量却轻了12%!”
李工(国内团队的李工)递过疲劳测试报告:“您看,107次循环后的强度保持率85%,超过你们要求的80%。我们还做了冲击韧性测试,-50℃下的冲击功60J,完全达标。”
总工程师点头:“如果后续测试没问题,我们想把火箭燃料储箱的材料换成你们的。能不能先送1吨样品,做焊接工艺评定?”
周阳当即表态:“没问题!明天就让生产部安排,优先保证你们的样品生产。需要我们派焊工过去指导吗?氢基钢材的焊接参数有点特殊。”
“太需要了!”总工程师握住周阳的手,“我们的焊工对这种新材料没经验,有你们指导能少走很多弯路。”
送走航天部门的团队,周子轩对周阳说:“爸,这要是成了,我们的钢材就真能‘上天’了。得赶紧申请航天材料认证,以后还能拓展卫星、空间站的市场。”
囡囡翻开手机里的航天材料标准:“认证要做的测试多着呢,比如空间辐射试验、原子氧腐蚀试验,我让王博士联系中科院的空间环境模拟实验室,下周就开始准备。”
第二天一早,非洲职业技术学院的合作协议通过视频签约。当地教育部部长在镜头里说:“感谢中国轧钢厂的支持!这所学院将是西非第一所钢铁专业院校,我们会派最优秀的学生来学习。”
周阳对着镜头笑道:“我们不仅会提供教材和师资,还会在学院里建个小型炼钢实验室,让学生们能亲手操作微型电弧炉。”
部长兴奋道:“太好了!我们的总统想下个月亲自来参加奠基仪式,到时候想参观你们的尼日利亚钢厂。”
赵工在旁边插话:“我们已经开始平整土地了,实验室的设备清单也拟好了,都是国内淘汰下来的二手设备,翻新后照样能用,还省成本。”
挂了视频,周子轩看着非洲地图:“总统参观那天,得把光伏制氢系统、智能监测中心都展示出来,让他们看看中国技术的实力。”
囡囡补充:“我让IT部做个钢厂的VR导览,总统戴上眼镜就能看全流程,不用在大热天跑现场。”
接下来的几周,厂里的项目像滚雪球一样推进:航天材料的焊接工艺评定顺利完成,石油管道局追加了1万平米柔性智能钢材订单,德国合资工厂的首炉钢水成功浇铸,尼日利亚的职业技术学院奠基仪式如期举行……
这天,周阳、周子轩、囡囡在中控室看着实时传来的非洲奠基仪式画面,赵工正陪着当地总统参观光伏电站。
“您看这光伏板下的蔬菜,”赵工指着镜头里的大棚,“都是用钢厂的废水灌溉的,一点没浪费。”
总统笑着说:“中国的循环经济理念太棒了!我们要在全国推广这种模式,还想请你们帮忙建更多的绿色钢厂。”
周阳对着麦克风说:“我们很乐意合作。可以先在拉各斯建个示范厂,用氢基技术和光伏制氢,碳排放比传统钢厂低70%。”
总统当即拍板:“就这么定了!我让矿业部下周就跟你们对接细节。”
中控室里一片欢腾,周子轩看着屏幕上不断刷新的全球订单数据,对周阳说:“爸,我们的氢基钢材已经进入12个国家的市场了,年底说不定能进全球钢铁企业百强。”
周阳摆摆手:“百强不是目标,要做就做绿色钢铁的全球标杆。你看李工在德国发的视频,他们的氢基钢材被用于柏林新机场的屋顶,又轻又抗震,这才是我们要的口碑。”
囡囡翻出王博士团队的最新研发计划:“下一步我们想做‘钢材-光伏-储能’一体化组件,把柔性智能钢材和光伏板、蓄电池压合在一起,能直接当建筑幕墙用,发电、储能、监测一步到位。”
周阳点头:“这个方向对,建筑光伏一体化是大趋势。让市场部赶紧联系国内的幕墙企业,先做几个示范项目。”
夕阳透过中控室的窗户,在地面投下长长的光影。屏幕上,非洲的奠基仪式还在继续,德国的工厂正在轧制新一批钢材,国内的柔性智能钢材生产线刚发出第一车货……不同时区的画面在同一个屏幕上流动,像一幅跨越国界的钢铁画卷。
“爷爷,”囡囡突然指着屏幕角落,“您看阿明在学院实验室里教学生炼钢呢,那认真的样子,真像当年的您。”
周阳笑了,眼角的皱纹里盛着欣慰:“钢铁会生锈,但技术和精神能传下去。我们这代人把钢厂从‘黑’变‘绿’,你们要把它从‘中国’带向‘世界’。”
周子轩握住父亲的手,又看看身边的女儿,语气坚定:“放心吧,这条路,我们会一直走下去。”
中控室的灯光渐渐亮起,与窗外的晚霞融为一体。机器的轰鸣、键盘的敲击声、跨越重洋的对话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首关于传承与开拓的歌。而这首歌,还将在更多的钢厂、更多的国家、更多代人的手中,继续传唱下去——没有终点,只有不断延伸的新起点。
周阳的目光从屏幕上的非洲画面移开,落在桌角那份《“钢材-光伏-储能”一体化组件研发计划》上,指尖轻轻敲击着纸面:“这个一体化组件,得解决三个问题——光伏板与钢材的粘结强度、蓄电池的散热效率,还有智能监测系统的兼容性。王博士团队有具体方案了吗?”
囡囡翻开平板上的设计图:“爷爷,粘结用的是改性环氧树脂胶,我们做了1000次冷热循环测试,剥离强度还保持在80%以上。蓄电池嵌在钢材的中空夹层里,夹层里有微通道,能通过空气对流散热,测试显示温度能控制在45℃以内。”
周子轩补充道:“智能监测系统用的是模块化设计,能兼容光伏板的发电量数据、蓄电池的电量数据,还有钢材本身的应力数据,统一上传到云端平台。昨天让IT部做了压力测试,同时接入1000个组件的数据,延迟不超过1秒。”
张经理这时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来自迪拜的询价单:“周董,周总,迪拜的七星酒店想在扩建工程里用我们的一体化组件!他们说这东西既能当幕墙发电,又能监测结构安全,太符合他们的‘未来建筑’理念了。”
周阳接过询价单,看到需求量一栏写着“5000平米”,眉头微扬:“他们给的价格不错,就是要求抗风沙性能特别高。沙漠里的沙尘磨损厉害,光伏板的表面得做硬化处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