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重生破案:我的眼睛能锁定凶手 > 第783章 消失的公交车(113)

第783章 消失的公交车(113)(2/2)

目录

这时候,叶默顺着这个版本的逻辑链条,继续追问道:“接下来,法医在制服了这两名劫匪之后,是不是并没有亲手处置他们,而是将他们交给了闻讯赶来的赵天刚?再由赵天刚作为‘人情’和‘交易’,转交给了正在疯狂寻找仇人的日青多吉?”

“没错。”秦思明给予了肯定的回答:“法医完成了当初对女孩父亲立下的血腥誓言,亲手抓住了害死他女友的两名元凶。赵天刚……或许是基于一种复杂的情绪,最终也选择遵守诺言,放过了这个‘害死’他女儿、却又确实替他报了仇的穷小子。这笔充满血腥味的交易,至此才算两清。”

“所以!”叶默的声音变得冰冷:“震惊一时的‘竹刑案’,其真正的实施者,就是日青多吉以及他的手下,是吧?法医最终,还是通过这种曲折的方式,借日青多吉这把最锋利的‘刀’,用最残忍的私刑,折磨并杀死了那两名劫匪。”

“是的。”秦思明的回答依旧简短,但随即,他的语气似乎沉浸入一种残酷的“满足感”中,“当法医后来以官方身份得以进入现场,亲眼见到那两人惨不忍睹、如同被宰杀牲畜般的凄惨死状之时,他内心深处积压多年的那种滔天悲痛和无边恨意,终于是得到了一种扭曲的解放和解脱。他们终于为自己犯下的罪行,品尝到了对应的、甚至加倍的痛苦!这让那些被他们害死的冤魂,或许……终于能够得到一丝迟来的、血淋淋的安息。”

他的话语带着一种令人不适的宣泄感,“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而对付这种极致的坏人,或许就得用最残忍、最痛苦的方式,才能算真正的‘公道’。”

听到这里,叶默的眉头紧紧锁住,他敏锐地抓住了故事中一个极其不合理的矛盾点,目光如炬地看向秦思明:“既然作案者、实施竹刑的人,明确是日青多吉以及他的小弟,证据链和口供都指向这一点。那么,为何后来法医在亲自撰写尸检报告的时候,要故意写错死亡时间?这个举动多余且危险,这岂不是画蛇添足,主动引人怀疑?他完全没有必要这样做。”

闻言,秦思明看向叶默,脸上没有任何意外的表情,反而露出一丝“果然问到这里了”的淡然。

他缓缓道:“你这么问的话……那我这里,就还得有另外一个更加……深入的版本了。或许,这个版本,更接近你内心猜测的那个黑暗核心,也或许……你并不会喜欢这个版本。”

“你继续说!”叶默的面色依旧如同冰封,没有任何情绪波动。

“这另一个版本,就更加的天马行空,甚至有些挑战人性的认知底线了。”秦思明的语气变得有些幽深,仿佛在揭开地狱的一角,“因为在故事里……那名法医,并不仅仅满足于借刀杀人。他亲自参与,甚至可能……亲手对那两名劫匪实施了最终极的报复。‘竹刑’……就是他亲手施加的。怎么样,这个想法,是不是更加令人难以置信?”

听到这句话,叶默的眼眸深处猛地收缩了一下,但他表面上依旧维持着绝对的冷静。

他看着前方电子屏幕上跳动的航班信息,大脑飞速运转,分析着这个说法的可能性,随即提出了有力的反驳:“根据日青多吉的多次口供,他明确声称,‘竹刑案’是他一手策划并主持的,目的是为了告慰他弟弟的在天之灵,让他安息。他详细描述了整个过程,并且声称他本人当时就在现场,亲眼看着两名劫匪在极致的痛苦中慢慢死去。你这个故事,并不符合已知的口供和逻辑。除非……法医当时伪装成了日青多吉小弟中的一员?但这明显不现实,日青多吉的手下都是知根知底的亡命徒,突然出现一个陌生面孔且主导行刑,不可能不引起怀疑。”

面对叶默有理有据的反驳,秦思明并不慌张,反而露出一个高深莫测的笑容,他轻轻抛出了另一个关键信息:“那我如果告诉你……‘竹刑’这个古老而残忍的处刑办法,其概念和具体操作细节,本身就是法医通过某种隐秘的渠道,故意散布、灌输到日青多吉耳中的呢?是他精心为日青多吉‘量身定制’的复仇剧本呢?你又作何感想?”

叶默顿时皱起了眉头:“你是说……真正的幕后策划者,是那名法医?是他诱导了日青多吉的选择?”

“没错!”秦思明肯定道,眼神中闪烁着一种智者的、却冰冷无比的光芒,“法医深知日青多吉出生于一个保留着古老习俗的部落,部落里关于‘竹刑’的恐怖传说和‘以牙还牙、以血还血’的古老信条,早已深入到了他们那一代人的骨髓里。所以,他根本不需要强迫,只需要通过一些‘偶然’的对话、‘无意’间留下的相关书籍或资料,就能轻易地撬动日青多吉那颗被复仇怒火填满的心,让他铁了心要采用这种最古老、最折磨人的方式来处理仇人,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彻底安抚弟弟的灵魂。”

他继续描绘着那精心设计的步骤:“但是,问题来了。日青多吉的那帮小弟里,虽然都是好勇斗狠之徒,但毕竟都是现代城市里混迹的混混,没有一个人真正懂得‘竹刑’这套古老而繁琐残忍的流程具体该怎么操作。他们空有想法,却无法实施。”

“这时候,”秦思明的语气带着一种戏剧性的转折,“我们‘博学’的法医,就‘顺其自然’地出现了。他通过一些渠道向日青多吉传递信息,表示他恰好在研究一些古代刑罚史,懂得‘竹刑’的全部详细过程,并且还能拿出记载着‘竹刑’具体方法和案例的古老书籍作为证明,显示其‘专业性’和‘正统性’。”

“于是,复仇心切、只想看仇人受尽最大痛苦的日青多吉,几乎没有任何怀疑,便以重金聘请了这名‘专家’法医,来替他操刀主持这场复仇的‘盛宴’!所以,在那个人迹罕至的大雪山深处,真正残忍地折磨、并最终以‘竹刑’处死那两名劫匪的人,从头到尾,正是那名法医本人!”

秦思明的描述变得极其细致和……沉浸,仿佛在回忆某个画面:“血腥,残忍,恐怖的过程,在已经被仇恨异化的法医看来,反而是一种报复的快感和享受!他极其‘专业’地操作着每一个步骤,确保受刑者感受到最大限度的痛苦,却又不会过早死亡。他足足折磨了两名劫匪好几个小时,才让生命迹象最终消失。当尖锐的竹子最终从他们口中穿出,挤压出那些内脏和肠子的时候……那两名劫匪的身体还在神经反射地抽搐……或许,在那一刻,他们已经后悔了吧?后悔不该做坏人,后悔,不该来到这个世上,承受这炼狱般的极刑。”

说到这里,秦思明突然扭过头,用一种近乎天真、却又令人毛骨悚然的探究表情看着叶默,轻声问道:“叶队长,您说……要是世界上每一个坏到极致的人,最后都能‘享受’到这样的待遇,都能为他们犯下的罪行付出绝对对等的代价……那这个世界,会不会因此而变成一个更加美好、更加令人安心的世界呢?”

他的问题像一把冰冷的锉刀,刮擦着关于法律、正义、复仇与人性底线的最深层思考。

候机室的喧嚣仿佛在这一刻远去,只剩下这个疯狂而沉重的问题,在两人之间无声地回荡。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