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3章 这日后若是在流回来(2/2)
老杜点头:“我们的工作不仅要对现在负责,更要对历史负责。”
这时,另一位工作人员走过来,手里拿着一份清单:“耿老,这批瓷器的照片都拍好了,包括打印前后的对比照片。”
耿老接过清单查看:“很好,照片资料也是很重要的档案。每一件文物出境前后的状态都要有完整的影像记录。”
陈阳看着这套完整的流程,不禁感叹:“这工作真是环环相扣,一点都不能马虎。”
“每一个步骤都要极其小心。”耿老走到旁边正在工作人员旁边,示意陈阳仔细看着,“温度太高会损伤文物,太低又无法完整烙印。力度要适中,既要清晰可见,又不能对文物造成任何损伤。”
“耿老,您说的这些标准,是怎么制定出来的?”陈阳好奇地问道。
“这些标准是经过这么多的实践总结出来的,”耿老回忆道,“最初的时候,我们也走过不少弯路,甚至出现过操作不当损伤文物的情况。”
老陈接话道:“后来,我们反复试验,不断改进工艺,才形成了现在这套标准化的操作流程。”
“那损伤的文物怎么办?”陈阳担心地问。
“损伤的文物我们都会请最好的修复专家进行修复,”耿老严肃地说,“虽然修复技术很高超,但我们的原则是预防为主,绝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
陈阳看着工作人员娴熟的操作,不禁感叹:“这真是门技术活。”
“小陈,你想不想亲自试试?”老陈突然提议道。
陈阳随后微微一愣,急忙抬手摆摆,“耿老,这活我可来不了,急性子!”
“哈哈哈,你小子!”耿老笑着看看陈阳,“你说的对,这种活急性子可是干不了。”
“这不是一项简单的技术活,更是责任活。”耿老严肃地说,“这小小的一方火漆印,关系着国家文物的安全和尊严。我们要确保每一件流出国的文物,都是真正符合出境标准的。”
“耿老,我听说有很多人在伪造这出境火漆印,真的假的?”对于这个问题,陈阳后世没搞懂。因为当时有很多从海外流回来的瓷器,瓷器底部都有火漆印,后世有几位专家,曾经发现这些火漆印居然是当年伪造的。
耿老微微皱了一下眉头,指着桌上的瓷器,“之前确实有不少文物商店的人这么做,但是这些年因为工艺的提高,虽然也有人伪造,到了海关那里,也出不去。”
说着,耿老叹了口气:“这些年来,我们见过太多试图伪造火漆印的行为。但真正的火漆印有其独特的工艺和特征,不是那么容易模仿的。”
“陈阳,这火漆印除了出境之外,还有另一个作用了,”耿老指着c类印章,“有了这个印,我们就能追踪文物的去向,确保它们按时回国。”
耿老继续解释:“而且接收方也要签署严格的协议,包括保险、安保、展出条件等各个方面的要求。”
陈阳若有所思:“所以这火漆印不仅是出关的通行证,更是文物身份的象征。”
耿老点头赞同:“而且这个身份证是国际认可的,在世界任何地方,只要看到我们的火漆印,就知道这件文物的来源和合法性。”
“那如果火漆印损坏了怎么办?”陈阳想到一个问题。
“如果是自然损坏,那就没有办法了,”耿老回答,“我们的火漆印有防磨损设计,正常情况下可以保持几十年不变。”
所有的瓷器都完成了火漆印的加盖工作。耿老戴上白手套,最后检查了一遍:“好了,这批文物终于有了它们的'护照',可以合法出境了。”
陈阳看着那一排排精美的瓷器,底部鲜红的火漆印在灯光下格外醒目。那不仅仅是一个印章,更是一份责任,一段历史,一种文化的传承与守护。
工作人员将火漆印章打好之后,开始小心地包装瓷器,每一个步骤都极其谨慎。陈阳知道,这批瓷器即将开启新的旅程,而那一方小小的火漆印,将是它们通往世界的通行证。
同时陈阳嘴角不由微微笑了一下,一个大胆而狡黠的念头在心中悄然萌生。
他想到了后世那些拍卖会上频频出现的海外回流瓷器,有不少都带着这种火漆印章从海外流回国内。表面看起来似乎证明了它们曾经的合法出境身份,但其中有相当数量都是赝品。
陈阳心中暗想,自己这些来自青山居士烧制的赝品,那么在未来,这些高仿品上打着验明正身的火漆印,再次以海外回流的身份出现在国内拍卖市场时,那火漆印就成了它们身份证明的重要依据。
收藏家们看到印章,自然会认为这些瓷器曾经是合法出境的真品,从而放松警惕。
他甚至想象着二十年后的场景:那些曾经亲手经过他手的高仿瓷器,带着逼真的火漆印章重新出现在国内市场。到时候,不知道会有多少专家学者为之倾倒,多少收藏家为之疯狂竞拍。
而最讽刺的是,这些赝品的合法出境身份,恰恰是通过今天这个严格的认证程序建立起来的。那些负责任的文物工作者们,万万想不到他们今天的一丝不苟,竟然会为未来的造假活动提供如此完美的掩护。
想到这里,陈阳的笑容变得更加玩味。经过自己这次的操作,不知道有多少赝品,在二十年后又要重新流回来,那时候,可就好玩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