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 第32章 和平倡议书

第32章 和平倡议书(1/2)

目录

英国的承诺确实非常诱人,不过想要拿到却并不容易。

英国人要求按照兵力数量和战果划分战利品,这条要求看似合理。

但此时英国人已经打下了三分之一个美国,仅此一项双方的差距就已经大到了难以弥补的程度。

除非普鲁士能把剩下的美国领土都拿下,否则很难完成英国人交代下来的KPI。

可想要完成如此艰巨的任务,普鲁士要出动多少军队?

英国此时在北美大陆上的总兵力只有不到十万人,这种军队的规模对普鲁士来说不值一提。

但问题是普鲁士如何才能将军队运到北美大陆?

普鲁士的海运业基本还停留在十九世纪初的水平,他们平时的贸易对象基本没离开欧洲大陆的范围。

别说是普鲁士那不出世的海军,就连他们的商人少有远洋经验。

即便是普鲁士克服困难将人运到北美,但武器装备呢?后续的物资呢?

不要后勤?学楚霸王破釜沉舟?

别开玩笑了!这是十九世纪的欧洲,可不是公元前三世纪的巨鹿。

没有补给大概率还没走到战场,军队就已经哗变了。

当然对此英国人是体贴的,英国外交大臣提出了战时航运服务。

即英国方面可以提供船只为普鲁士参战运送士兵,只不过要收费...

同样军需物资也是只要普鲁士方面付钱就可以进行托运,英国大使还亲切地提出了借贷抵押服务。

作为盟友的普鲁士可以享受先送后付服务,并且还能享受折扣优惠。

这一刻付费参战成为了现实,对此英国人称之为高效,而弗兰茨却只觉得搞笑。

英国人的这套商业思维有的时候真的非常让人讨厌,他们将政治当成了生意。

如果一切还是那个由英国人主导的世界的话,那确实没问题。但此时英国人的影响力不足以改变其他国家的看法,至少在普鲁士的容克贵族看来简直就是一种羞辱。

威廉四世也无法理解英国人的这种逻辑,他本能地觉得眼前就是一个大坑。

罗恩也觉得英国人的做法实在不够厚道,而且没人会喜欢将一切都交给别人的感觉。

与一个不那么信任的盟友一起去进行一场远征的风险实在太高,毕竟他们又不是维京海盗。

南美洲的拉普拉塔战场也向普鲁士抛来了橄榄枝,不过无论是西班牙人、巴西人,还是阿根廷人都拿不出来让普鲁士心动的筹码。

此外英国人还在其中插了一脚,据说法国人也有意向支持其中一方势力,普鲁士方面实在没有胆量踏进这个旋涡。

除了这些明面上的战争,丹麦人也有自己的想法。

实际上丹麦的亲英派非常多,所以他们对英国人的说法深信不疑。丹麦议会此时再次绕过了国王开始与德意志邦联内的大国接触,想要结成互保同盟。

这是此前英国人的计划,英国人希望挑动德意志邦联内部的强国结成同盟以牵制奥地利帝国。

利用的就是那些小国对于强国可能会借机吞并他们的恐惧,只要他们结成同盟,那么奥地利帝国即便是没有野心,为了自己的地位也要有所行动。

即便是弗兰茨和奥地利帝国的高层完全不受影响,但只要英国人再扇一把火声称四大强邦要将奥地利帝国排挤出德意志邦联。

那么汹汹的民意就会淹没一切存在或不存在的理智,没人可以阻止这一切的发生。

英国人这招非常阴险,如果不是弗兰茨早就给了德意志诸邦高层保证,恐怕很多国家都会听信英国人的言论。

毕竟英国人的假设是如此真实,奥地利帝国有动机,更有能力这样做,甚至有很多奥地利帝国高官就是这样想的。

只可惜弗兰茨早就猜到了这种可能,而且英国在德意志邦联内也没有历史同期那样的影响力,相反奥地利帝国的影响力倒是如日中天。

不过英国人还是在某种程度上说动了丹麦和普鲁士,只不过丹麦的力量太过弱小,而普鲁士国王威廉四世又太过犹豫。

如果威廉四世十分鲁莽地答应了丹麦人在暗中结成同盟,那么英国人再趁机煽风点火。

只要抛出一些消息,以此时奥地利帝国的情报机构应该不难确认这一点。

如果奥地利帝国没反应,或者弗兰茨将这件事压住不发,那么英国人还可以将线索发到报纸上,让民众去寻找答案。

最终德意志邦联内部很可能会发生一场内战,只不过是丹麦联手普鲁士对抗奥地利,还是德意志邦联诸国群殴两个叛徒可就不好说了。

但无论如何一场大乱是难免的,德意志邦联会元气大伤,裂痕会加剧,派系会增加,至少德意志邦联再难维持此时高速发展的势头。

说到此处弗兰茨不得不吐槽一下丹麦国王弗雷德里克七世实在过于无能,但如果只是单纯的无能其实未必会造成多么恶劣的影响。

然而弗雷德里克七世却是一位不甘寂寞的国王,他一生信奉绝对君主制,但却一生被议会所制。

1849年在奥地利帝国的帮助下弗雷德里克七世重新夺回了国家的控制权,他在第一时间就废除了议会,大量激进派议员遭到逮捕。

弗兰茨本以为事情会到此为止,剩下的便是王党反攻倒窜的戏码。

但弗雷德里克七世却听从了外交大臣拉蒙德的建议,将支持自己的将军和财政大臣软禁起来,重新启用激进派议员,并委以重任,甚至在之后恢复了议会。

对此弗雷德里克七世坚称“人民的爱,我的力量。”

弗兰茨也是十分无语,不过丹麦毕竟是德意志邦联的外围成员,他也不好干涉太多。

不过在弗雷德里克七世的统治下,丹麦议会再次获得了能绕过国王的力量,他实在是有些难以置信。

其实除了弗雷德里克七世自身刚愎自用、反复无常以外,没有后代也是一个大问题。

所有人都知道他不会有继承人,所以大臣们对他的忠诚度也很有限。

此时威廉四世的情况也差不多,他的疑神疑鬼让大臣们感到厌恶。

同样由于威廉四世没有子嗣,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投向了霰弹亲王。

只可惜霰弹威廉的个人魅力很有限,其本人更是不想和柏林方面接触,这就造成了一个十分尴尬的局面。

不知道该由谁来主持大局,更不知道未来的路在何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